梁扬祖感觉自己的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赵构的声音更大了“梁大人,此事过后,难道你觉得我还有可能回到汴梁,还能够重新掌握大权?你们不在这里为官,没有什么关系,还能调到其他的地方。而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结局,除非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金人直接退兵,哪怕夺不回开德府和山东,最起码能收复滑州。”
梁扬祖长叹一声,要是张浚能做到这一步,那就是等同于杨志的名将了,赵构的处境也不会一次次被打翻在地;现在刘豫称王,就算是金军撤退,作为南下主力的签军也未必会在兵力占优势的时候罢战。
三天过后,赵构一行经过跋涉,终于到达了颍昌府,由于预先派人通报,知府赵鼎等一众人大开城门,在十里长亭迎接赵构;因为赵鼎的坚持,颍昌府在杨志撤军以后唯一保持不变的州府,相应的政策还是定北军那套,赵鼎在城外还设有屯田营。赵鼎的面色如常“恭迎康王殿下。”
一路上接到汴梁那边都是坏消息,金军的前锋已经过了陈桥驿;不过陈桥驿离这里还远,赵构满脸堆笑,让大家免礼说“现在金军逼近汴梁,大批军队在楚州等地崩溃,我想把这些人马都调到颍昌府,编练以后再开赴前线。”
赵鼎点头说“王爷所言极是,不过现在真正难逃的是汴梁四周的军队,以下官之见,王爷就是找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目前颍昌府屯田营有四万多人,最起码有一万四千老兵,颍昌府和陈州加在一起也有一万三千厢军,王爷不如暂时编练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武器粮草也不会紧张。”
康履和杜时亮暗暗点头,准备打仗的人就是不一样,哪怕能力再小,也时时刻刻想到的是战场,要是谢亮等人都有赵鼎这样的觉悟,赵构也不需要仰仗那些带来的军队,自己不断整编就可以了。赵构心中大喜,称赞了赵鼎几句说“颍昌府赵大人你全盘负责,我会让梁扬祖去找刘光世等人,让他们的军队在真州附近集合。”
梁扬祖只感觉憋屈,官场上还真是讲实力的地方,赵鼎不愿去西北,但因为与杨志的关系一直没有进入赵构的核心圈子,现在看到赵鼎手中的地盘和军队,赵构立即抛出橄榄枝。只是形势比人强,在眼下这种情况,梁扬祖憋屈也得忍着,赶紧答应了一声说“赵大人,希望我们到时候能够两面出兵,解汴梁之围。”
赵鼎叹了一口气说“梁大人言重了,听说翟兴回到洛阳已经在招募新兵,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很难对金军造成威胁,真正要厮杀,还是得学定北军,走精兵路线,否则就像现在,我们除了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就算颍昌府和真州府能够起兵十万,下官还是以为只能作为牵制金军的力量,而不能消耗掉,只要我们军队还在,金军就不能全力攻打汴梁。”
梁扬祖心里话,我也是这么想的,刘光世那个逃跑将军哪怕能做个攻击的姿态我就心满意足了;赵构哪能不清楚梁扬祖的想法,两眼冒火“要是汪伯彦在就好了,他肯定能想出招儿来,其实父皇没有答复的时候我就应该明白,希望曾择能有进展。”
赵构的猜测没错,宋徽宗之所以没有给他答复,就是在等着河南战场的消息,倒不是宋徽宗想看着赵构自生自灭,而是赵楷不从兴州撤军,宋徽宗实在是无军可调。
李纲在淮西的军队是为了拱卫江南用的,除非是赵构的军队能和金军打个平手,否则宋徽宗不愿意白白地送去添坑。金军的举动越发说明杨志大局观的正确,只是兴州正在僵持,宋徽宗更在乎杨志对淮西的评价。
好在杨志在河中消灭了六万多金军,最起码现在关中无恙,定北军哪怕四面受敌,依旧控制着西北的战局。得知赵构离开了汴梁,宋徽宗暗暗为自己的决定庆幸,听着李邴、李回激昂的话语,宋徽宗不耐烦地摆摆手说“说点有用的,你们是不是有办法让康王心甘情愿地回去;如果不能,张浚挺好的。杨志那时候怎么说李纲的?不管李纲曾经胜了几场,但是李纲的经验不是一般人有的,我看张浚也是这样,这次在曹州打得就不错,面对三倍的敌人,没有被打垮,还有一半的精锐保存下来,他守汴梁,比康王让我放心。”
李回心有不甘地说“天下人会议论康王的。”
宋徽宗摇头说“你还是把康王看得太高,很想他能和老三比一比,老九一个年轻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的,就是老三,不也把杨志撵回了长安,只是老三命好,错有错成,杨志在挡住了金军。”
皇帝都说到命了,李邴李回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懂,能当皇帝的都是上天垂青,就像宋徽宗,原本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闲王,但是有这个命,宋哲宗年纪轻轻死了,连子嗣都没有,宋徽宗就做了皇帝。宋徽宗认为赵构的命不好,其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对赵构是随他去了,不抱什么指望。
李邴是景王赵杞的人,对这样的结果是喜闻乐见,景王也是有可能坐上龙椅的人,竞争对手少一个是一个;但是李回作为赵构的自己人,听的是满头大汗。宋徽宗继续说道“老三来信,问西夏定难府改改为什么名字,朕已经想好了,叫难州,明天会送去西北。李回,给老九写一封信,就是我想他了,能不能回杭州看看。”
这是宋徽宗给赵构的一个台阶,下不下,就完全看赵构自己的意思了。李回到离开皇宫的时候心都是乱的,自古无情帝王家,康王赵构就此回到杭州是安全了,可是宋徽宗要是趁机接触赵构兵权呢?就算宋徽宗什么都不做,民间的舆论又会怎么看赵构,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是不可能少掉的。
。
梁扬祖长叹一声,要是张浚能做到这一步,那就是等同于杨志的名将了,赵构的处境也不会一次次被打翻在地;现在刘豫称王,就算是金军撤退,作为南下主力的签军也未必会在兵力占优势的时候罢战。
三天过后,赵构一行经过跋涉,终于到达了颍昌府,由于预先派人通报,知府赵鼎等一众人大开城门,在十里长亭迎接赵构;因为赵鼎的坚持,颍昌府在杨志撤军以后唯一保持不变的州府,相应的政策还是定北军那套,赵鼎在城外还设有屯田营。赵鼎的面色如常“恭迎康王殿下。”
一路上接到汴梁那边都是坏消息,金军的前锋已经过了陈桥驿;不过陈桥驿离这里还远,赵构满脸堆笑,让大家免礼说“现在金军逼近汴梁,大批军队在楚州等地崩溃,我想把这些人马都调到颍昌府,编练以后再开赴前线。”
赵鼎点头说“王爷所言极是,不过现在真正难逃的是汴梁四周的军队,以下官之见,王爷就是找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目前颍昌府屯田营有四万多人,最起码有一万四千老兵,颍昌府和陈州加在一起也有一万三千厢军,王爷不如暂时编练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武器粮草也不会紧张。”
康履和杜时亮暗暗点头,准备打仗的人就是不一样,哪怕能力再小,也时时刻刻想到的是战场,要是谢亮等人都有赵鼎这样的觉悟,赵构也不需要仰仗那些带来的军队,自己不断整编就可以了。赵构心中大喜,称赞了赵鼎几句说“颍昌府赵大人你全盘负责,我会让梁扬祖去找刘光世等人,让他们的军队在真州附近集合。”
梁扬祖只感觉憋屈,官场上还真是讲实力的地方,赵鼎不愿去西北,但因为与杨志的关系一直没有进入赵构的核心圈子,现在看到赵鼎手中的地盘和军队,赵构立即抛出橄榄枝。只是形势比人强,在眼下这种情况,梁扬祖憋屈也得忍着,赶紧答应了一声说“赵大人,希望我们到时候能够两面出兵,解汴梁之围。”
赵鼎叹了一口气说“梁大人言重了,听说翟兴回到洛阳已经在招募新兵,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很难对金军造成威胁,真正要厮杀,还是得学定北军,走精兵路线,否则就像现在,我们除了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就算颍昌府和真州府能够起兵十万,下官还是以为只能作为牵制金军的力量,而不能消耗掉,只要我们军队还在,金军就不能全力攻打汴梁。”
梁扬祖心里话,我也是这么想的,刘光世那个逃跑将军哪怕能做个攻击的姿态我就心满意足了;赵构哪能不清楚梁扬祖的想法,两眼冒火“要是汪伯彦在就好了,他肯定能想出招儿来,其实父皇没有答复的时候我就应该明白,希望曾择能有进展。”
赵构的猜测没错,宋徽宗之所以没有给他答复,就是在等着河南战场的消息,倒不是宋徽宗想看着赵构自生自灭,而是赵楷不从兴州撤军,宋徽宗实在是无军可调。
李纲在淮西的军队是为了拱卫江南用的,除非是赵构的军队能和金军打个平手,否则宋徽宗不愿意白白地送去添坑。金军的举动越发说明杨志大局观的正确,只是兴州正在僵持,宋徽宗更在乎杨志对淮西的评价。
好在杨志在河中消灭了六万多金军,最起码现在关中无恙,定北军哪怕四面受敌,依旧控制着西北的战局。得知赵构离开了汴梁,宋徽宗暗暗为自己的决定庆幸,听着李邴、李回激昂的话语,宋徽宗不耐烦地摆摆手说“说点有用的,你们是不是有办法让康王心甘情愿地回去;如果不能,张浚挺好的。杨志那时候怎么说李纲的?不管李纲曾经胜了几场,但是李纲的经验不是一般人有的,我看张浚也是这样,这次在曹州打得就不错,面对三倍的敌人,没有被打垮,还有一半的精锐保存下来,他守汴梁,比康王让我放心。”
李回心有不甘地说“天下人会议论康王的。”
宋徽宗摇头说“你还是把康王看得太高,很想他能和老三比一比,老九一个年轻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的,就是老三,不也把杨志撵回了长安,只是老三命好,错有错成,杨志在挡住了金军。”
皇帝都说到命了,李邴李回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懂,能当皇帝的都是上天垂青,就像宋徽宗,原本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闲王,但是有这个命,宋哲宗年纪轻轻死了,连子嗣都没有,宋徽宗就做了皇帝。宋徽宗认为赵构的命不好,其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对赵构是随他去了,不抱什么指望。
李邴是景王赵杞的人,对这样的结果是喜闻乐见,景王也是有可能坐上龙椅的人,竞争对手少一个是一个;但是李回作为赵构的自己人,听的是满头大汗。宋徽宗继续说道“老三来信,问西夏定难府改改为什么名字,朕已经想好了,叫难州,明天会送去西北。李回,给老九写一封信,就是我想他了,能不能回杭州看看。”
这是宋徽宗给赵构的一个台阶,下不下,就完全看赵构自己的意思了。李回到离开皇宫的时候心都是乱的,自古无情帝王家,康王赵构就此回到杭州是安全了,可是宋徽宗要是趁机接触赵构兵权呢?就算宋徽宗什么都不做,民间的舆论又会怎么看赵构,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是不可能少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