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四年来,阮如璋在伏龙塘派出所所长任上做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直没有得到以邹南粤为首的市公安局肯定,但阮如璋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经验却被邹南粤全盘照抄了过来,稍加包装改进,然后在全市范围里推行。比如在外资企业成立联络处,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控由之前的公安机关单一负责转变成公安机关与企业共同负责,大大提高了ZF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之后龙踞市ZF因为发现了联络处的好处,经过优化调整,在联络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企业党支部,对外资企业有了更为有效的管理。又比如放宽对各类外来人口的审查和管理,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生活环境,直接地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再比如组织以村和街道为单位的义务联防队,发动人民战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弥补了公安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义务联防队,便是后来城管的前身。也就是说,阮如璋在伏龙塘派出所期间的多项开创性创举,经过更高层面的优化改进,最后变成了全国通用的政策,并沿用至今。可开创者阮如璋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获益的是局长邹南粤。因为这一系列创新之举,邹南粤那几年拿奖可以说拿到手软,连中央都注意到了此人,甚至坊间当时就有传言,说邹南粤未来铁定能做到省委书记,比他老丈人有出息。
阮如璋一系列的工作,由于它的开创性和试验性,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一面,也必然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让伏龙塘的治安变差,市踌乱无序,违法犯罪事件频发,等等。但不能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便否定这些工作的建设性,因为它的建设意义远远大于破坏意义,比如降低了ZF工作成本,提高了ZF工作效率,促进了人才流动,激活了市场经济,等等。事实上这一切从数据统计上就有充分体现,短短数年,伏龙塘的外来务工人员每年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同时期龙踞其他区域。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为伏龙塘的企业提供了优质充沛的人才和劳动力。反过来,由于充沛的人才和劳动力储备以及ZF的高效管理,进入龙踞的外资企业也愿意首选落户伏龙塘。而大量的外资企业进驻伏龙塘,又迅速地促成了产业链的完整。而产业链的完善,又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降低,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落户伏龙塘……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阮如璋只是扇了一下翅膀,到八六年他离开的时候,伏龙塘由四年前的偏安一隅一跃成为龙踞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镇。遗憾的是,此时的阮如璋级别还太低了,中央看不到他,省里看不到他。市里看到他了,又有意把他屏蔽。他做的大量工作,最后全都被邹南粤包装一下变成自己的政绩了。邹南粤也因此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欣慰的是,龙踞公安系统里也有明白人,并非所有人都唯邹南粤是从。就像当年不服阮如璋,不服邹南粤的也大有人在。在这些人的眼里,当初阮如璋是靠老丈人上位的,你邹南粤不也是靠老丈人上位的么,你们其实是一路货。现在人家阮如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水平,你邹南粤呢?你邹南粤的威信不是凭你做出了多少成绩,纯粹是因为你老丈人让你坐在那个位置上。你邹南粤剽窃了阮如璋的政绩,却没有给人家应有的嘉奖,总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邹南粤的权威永远也树立不起来。何况,前任市长安立海的班底当年只是失势而已,并没有被你邹南粤老丈人赶尽杀绝。他们可还在各个角落里坐冷板凳呢,都在积累实力等待机会翻盘。这些人会看到阮如璋的成绩和能力,为了下一次的斗争,他们不会让阮如璋埋没在那个小小的派出所里。
龙踞开始新一轮派系倾轧的标志性事件是八五年李向辉的到来。李向辉是省宣传系统出身的干部,作为前任市委书记安立海一手提拔起来的左膀右臂,七八年没有随安立海来龙踞,而是被安立海安排去了隔壁的千鹿锻炼。安立海此举可谓明智,正因为当年没把李向辉带来龙踞,李向辉才侥幸躲开了八二年龙踞政坛的那场洗牌,而没有被周澎一锅端了。李向辉这样的身份,现在调来龙踞做二把手,如果不替老领导雪耻,不替坐了四年冷板凳的兄弟们出头,他李向辉就是叛徒,就会为人所不齿。反过来,如果替兄弟们雪耻,他就要跟本省籍当权派开战,因为此时的龙踞党政一把手依旧是周澎。总之,第一副市长李向辉无论如何都要选队站。李向辉不傻,绝对不可能选择站到周澎那边去,何况周澎也不会要他。李向辉唯一的选择就是整合老领导安立海当年的队伍,准备跟周澎开战。而阮如璋作为老领导的女婿,李向辉在重组队伍的时候没道理把他落下。
李向辉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层视察工作就选择了伏龙塘。那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下访,随行的有市ZF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人事局、税务局、城建局、劳动局等一把手,当然,公安局一把手邹南粤也在列,还有省电视台。一天行程下来,一行人参观了港资工厂和龙踞建筑公司以及龙踞电器厂(前电风扇厂),召开了座谈,听取了报告,发表了讲话。下午临离开的时候,一行人随第一副市长慰问了奋斗在第一线的伏龙塘派出所的同志们,认真听取了所长阮如璋的工作汇报。李向辉对派出所这些年取得的成果大加赞赏,鼓励同志们认真工作,无私奉献。最后,李向辉指示各部门单位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伏龙塘派出所的先进改革经验,省电视台也要对派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做重点报道,要树立典型,要宣传先进。李向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把宣传阮如璋的工作交给市电视台,因为市电视台听命于周澎。但省电视台愿意配合他,因为他曾经是省委宣传部的重要人物。
李向辉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公安局长邹南粤因此陷入了两难。对李向辉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邹南粤不能佯装不懂。跟进罢,让阮如璋东山再起了;不跟进罢,等于跟李向辉正面对抗。对抗也无所谓,本来就不在一个阵营。问题不在于对抗,问题在于老丈人周澎斗不斗得过李向辉。
肯定是斗不过的。首先,两人的年纪摆在那,老丈人六十好几,李向辉才五十出头。其次,李向辉是前省委书记高宏耕的女婿、现任省长郭量才的内侄女婿。尽管李向辉跟妻子的娘家关系不睦(由于跟小舅子高联升关系恶劣,李向辉多年不受妻子的家族器重,所以才投靠了安立海),但他们毕竟是一家人。这种背景下,周澎跟李向辉斗,短时间里或许能占上风,但把时间拉长,赢家终归是李向辉。除非周澎能在任上把李向辉干趴下,不然邹南粤跟李向辉对抗注定要倒大霉。这个时候,邹南粤该怎么办?邹南粤想,我得赶紧走啊,趁老丈人还大权在握,我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然自己就是下一个阮如璋。而现在离开龙踞,说不定几年后就是下一个李向辉。
邹南粤把自己想离开龙踞调到外地去的想法跟老丈人谈了一下,当然,他没有把实情说出来。女婿一翘屁股,周澎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搞了一辈子政治,周澎怎能看不出女婿心里这点小九九。周澎自然不希望看到女婿将来倒霉,但也绝不能让女婿弃船逃跑。女婿一旦弃船,自己手下的人心也就散了。再说了,你邹南粤不是他李向辉。李向辉不是安立海的女婿,可你邹南粤是我女婿啊。我为了保你现在把你调出去,不但我的威信没了,将来你邹南粤回来也收拾不起人心啊,因为你是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谁也不会再服你。在周澎看来,自己这个宝贝女婿哪哪都好,长的一表人才,家庭出身高贵、政治素质过硬,就是缺乏点自主意识,背后要没个人撑着不敢往前迈。过去以为他是还没成熟起来,现在看来成熟起来也就这个样子,属于那种屁股上踹一脚才会往前奔的怂人。比如这一次,邹南粤政治上的幼稚和面对险恶的政治斗争所表现出来的怯懦着实令周澎痛心——仗还没打起来就想着脚底抹油开溜,这要在战争年月,我他娘非毙了他不可!
“愚蠢!”周澎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千百种,你偏偏选了最不可取的一个,愚蠢至极!”
“那么,我就算不走,李向辉那里我又该怎么应对?”邹南粤知道,走肯定是走不了了,所以把眼下的包袱甩给了岳父。
“工作还是要做嘛,不能抵触领导的工作嘛。”周澎说,接着话锋一转:“他阮如璋这几年工作下来就一点错误没犯?”
邹南粤想,老丈人都发话了,看来这回我是真的跑不了了,不跟李向辉对着干都不行了。
邹南粤的反击可谓雷霆。李向辉高度赞扬阮如璋没出俩月,省电视台对阮如璋的宣传余热还未消散,邹南粤就对阮如璋展开了调查。阮如璋这几年有没有问题?肯定是有的,伏龙塘派出所那幢两层小楼当初是怎么来的?这就是问题。法律法规确实没规定不准募捐,但也没规定允许啊!ZF单位找外资企业募捐建楼,这他娘是什么性质?这是丢国格!另外,你阮如璋个人在其中有没有拿好处?
邹南粤一声令下:查,查他娘个底朝天。先从捐款的XG老板身上下手,请到局里喝茶谈话,是不是自愿?有没有强制?是否遭到威胁?XG老板们不懂大陆的政治,但对大陆官场的残酷性却早有耳闻,所以也不傻,别说是自愿,没有被强制,没有遭恐吓,就算非自愿,被强制了,被恐吓了,那也不能承认,绝对不能。何况阮如璋也不傻,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当初募捐的时候并没有强制摊派,也没有行政施压,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备忘,只是在工作之余跟有私交的老板朋友们暗示了一下而已,财务上也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老板朋友们发现竟然有一个不用行贿便能跟ZF领导建立私人交情、同时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的大好机会,怎么可能不踊跃表现呢?
没从XG老板身上找出问题,接下来就叫镇长林炳辉来局里问话。伏龙塘派出所新大楼的土地是不是你批的?你为什么要批?你有没有权力批?是你批的,你不能批,你也没权利批,可你却批了,这里面有什么情况?林炳辉的回答是,是我批的,之前工商所新大楼的土地是我批的,建筑公司新大楼的土地也是我批的,电风扇厂扩建的土地也是我批的,你们一直也没说过我没权力批,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有这个权力,所以谁找我要土地我都批,怎么这回突然说我没这个权力?那我究竟有没有这个权力呢?至于这里面有什么情况,你们说能有什么情况?你们发现什么情况啦。还有,我就算是违规了,那也没犯法罢,还轮不到你们公安局来过问罢,不然要土地局干什么,不然要市委干什么。我堂堂一个镇的党政一把手,在伏龙塘跺一脚整个龙踞都得颤三颤,因为这么个破事被你们叫过来问话,社会上会怎么揣测我?同僚会怎么传我闲话?会对我造成什么不良政治影响?林炳辉气急败坏,直接在邹南粤面前拍了桌子。
林炳辉身上也没发现大问题,那接下来就是给阮如璋手下那三个喽啰过堂了。他们是系统内部的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审,不交代?打,不交代?再打,还是不交代。两个礼拜,三个人出来的时候分别瘦了十来斤。
最后只能找阮如璋本人问话了。你建楼为什么不找局里要钱?你为什么找港商募捐?你考虑过政治影响没有?阮如璋的回答是,我给局里递打过申请,你们批了没有。我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你们看到了没有。我没有找港商募捐,是港商主动提出捐款,因为派出所这几年帮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什么政治影响?建设四化还分谁可以谁不可以么?
“你什么时候递交过申请?”邹南粤问阮如璋。
“八二年我就递过了。”阮如璋说。
“派出所那栋楼是哪一年建起来的?”
“八四年。”
“你八四年怎么不递申请?”邹南粤问。
“你八二年怎么没批?”阮如璋反问。
“八二年局里没钱嘛。”邹南粤狡辩。
“就是说八四年申请了你们就有钱?”
“你申请了我们肯定会认真研究。”
“那我就要问南粤同志你了,伏龙塘派出所作为你治下的一级机构,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这事到底是等我这个所长申请了你才重视,还是你这个局长本来就该重视?”
“我这几年没去过伏龙塘嘛。”邹南粤说。
“你没去过那也总该听过罢?”
“没有。”
“你连自己治下的情况都搞不清楚,那我就不知道你这个局长这几年都在干什么了!”阮如璋一剑封喉。
因为有林向辉的背书,又有省电视台的大力宣传,阮如璋东山再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跟几年前不能同日而语的是,阮如璋如今也有了班底。当年阮如璋虽说是龙踞公安局二号人物,但那是老丈人一手提拔的结果,阮如璋并没有自己的班底,说白了不过是老丈人手下的一个兵。经历了那场变故,阮如璋也看明白了,没有自己的团队,把前程寄托在一个贵人身上,结果是爬得越高,最后也摔得越惨。
四年的蛰伏让阮如璋有足够的时间打造自己的班底。首先,自己的三个手下,安玉柱、石明、龙珊珊,即要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要培养他们对自己绝对忠诚。其次是和覃长弓赵守政结盟,互相提携,共患难,共进退。虽然这个小小的班底此时还不能发挥作用,但至少是个火种,终有一天会燎原起来。当然,手下对你绝对服从,盟友跟你共患难,不能光凭义气,不能光说不练,你也得拿出真家伙。
阮如璋在自己的职位还没有落实下来前就去见了李向辉,跟李向辉推荐了市建筑公司总经理赵守政。在三人小联盟里,赵守政是个还不成熟的干部。阮如璋自己肯定不会倒灶,何况也倒灶不了。覃长弓也不可能倒灶。覃长弓出自省长郭量才门下。郭量才是本省籍天界派的大佬,跟周澎虽然同属于本省籍派系,但周澎属于本省籍居安派。山头不一样,周澎不可能拉覃长弓入伙,不然就犯大忌了。唯独赵守政,在老领导武文周退下来后,至今没有找到新的山头。虽说他跟邹南粤分道扬镳了,但他在龙踞二十年,他的战友、朋友、领导,都跟周澎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键时刻邹南粤打个感情牌,再给个甜头,他说不定又跟邹南粤和解了。阮如璋跟李向辉推荐赵守政做市建设局副局长,即是帮赵守政,更是帮自己。赵守政一旦成功当上那个副局长,跟邹南粤和解就不大可能了,因为那是赵守政的一个心结。而且提拔赵守政这件事也不能等,必须尽早落实。既然阮如璋能想到了这一点,邹南粤那边反应再慢也早晚会想到,阮如璋决不能让他们捷足先登。
另外,阮如璋跟邹南粤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阮如璋清楚感觉到,李向辉跟周澎斗,十有八九是赢不了的。首先,自打解放到现在,外省籍派系在本省政坛就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即使是外省籍代表人物的老丈人安立海,最红的时候在省委的排名也仅仅是第五。而作为继安立海之后外省籍势力的老大哥,李向辉甚至都没能在省委有一席之地,即没有强硬背景,根基也非常浅,难成气候。其次,阮如璋也压根不看好李向辉—— 一个连跟自己的家人都处理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领导!透过李向辉对自己的提拔这件事,阮如璋就清楚看到此人有多不成熟——身为二把手,他李向辉上任烧的第一把火竟然是提拔一把手周澎当年的政治对手安立海的女婿,而且还是在周澎牢牢把控政局的背景下,这无疑是政治冒险。周澎多有城府啊,你李向辉不是宣战嘛,我引而不发,先看看你李向辉这碗水到底有多深,看清楚了,我再来个后发制人。最后,跟老丈人安立海一样,李向辉是个如假包换的路线派,可现实是路线派已是明日黄花。阮如璋虽说也是路线派出身,但阮如璋从来就不赞同路线派那一套,骨子里就怀疑。阮如璋知道,对李向辉,只可暂时借力一下,决不可与之同路。趁周澎还没有把李向辉打趴下前尽可能利用他给自己多争取一些空间,这很有必要,至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还得靠自己。
可李向辉的考虑是,自己刚来到龙踞,坐冷板凳的同僚还没有提上来,却急着安排一个从政敌那边过来的赵守政,这怎么跟同僚解释?还有,你阮如璋这么迫不及待推荐自己的私人是什么意思?你现在不过是我手下的一个兵而已,想自组小圈子还早了点。最关键的,我对你阮如璋其实也不是很了解,我只是听安立海说你能力很强,老成持重,但你能不能成为我的人,我还不敢确定。我之所以把你提上来,完全是因为你是我老领导的女婿,我要把旗杆立起来就必须把你提上来,仅此而已。
“赵守政暂时不考虑让他上来。”李向辉表明态度,“需要再观察。”
“既然不考虑让他上来,是不是该考虑让他离开?”阮如璋提议。
“是该考虑一下。”李向辉说。
李向辉暗想,这家伙学到了他老丈人用人的精髓——既然我不能帮到你,那就把你放到政治对手也染指不到的地方去,一是留个后手;二是不能把你留在身边被对手利用了;第三,要是你在别的地方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岂不更好?李向辉对这一手不可谓不熟悉,他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去的千鹿。
就这样,赵守政干得好好的,毫无征兆被平调去了之前李向辉任职过的千鹿,依旧是做建筑公司总经理。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调令,赵守政可谓一头雾水。自己不过是一个处级干部,跨部门调动都难,怎么会跨地区调动?另外,在背后主导这次调动的是第一副市长李向辉,这就更耐人寻味了。这就好比一个司令撇开军长旅长越级调动一个团长,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对我意味着好还是坏呢?赵守政一直琢磨不明白这里面的深意。距离到千鹿建筑公司上任将近一个月,得知阮如璋回市局做了副局长,赵守政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这次调动肯定跟阮如璋有关,而自己现在也稀里糊涂上了李向辉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赵守政就不敢去想了,因为想也没用,也想不到。
不过赵守政很快便喜欢上了千鹿那个地方。
15
再回到覃长弓这里。
上任电风扇厂厂长的最初三年,应该是覃长弓最艰难的三年。电风扇厂的空调组装业务开展得很不顺利,工人们能把一堆零散的零配件组装起来,组装起来的空调也确实能用。问题是,空调不像百八十块钱的电风扇,插上电源能转就行,大家对它的诉求不高。在万元户也不多的年代,空调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彰显身份的奢侈品。舍得花几千块钱买台空调的消费者非富即贵,你丝毫怠慢不得。消费者安装了你的空调,今天“咣当”一下不制冷了,明天“咣当”一下噪音巨大,后天“咣当”一下电路板烧了,即使不退货,售后维修也够你喝一壶的。首先由于你的空调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让你疲于奔命。其次你的技术水平非常有限,去到现场也不一定能找出故障,找出故障也不一定能排除故障。最后你发现,售后服务的支出正好抵消你卖一台空调的利润。面对自家产品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青岛的张瑞敏选择了用锤子解决。龙踞的覃长弓倒也想一锤成名,问题是他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一锤子下去,搞不好整个厂子就锤没了。覃长弓只能采取保守打法,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想一步。
合作伙伴孙维季倒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孙维季不是电器厂职工,她是自负盈亏的经销商,赚多赚少厂里管不着。覃长弓一时半刻又离不开她,因为只有她能联系到大宗业务,比如军队、ZF机构、企事业单位、国营酒店,等等。最初孙维季还掌握着零配件进口的渠道,不但从中赚了一道,而且对空调生产的成本一清二楚。覃长弓的电风扇厂只是个代工角色而已,说白了就是在替孙维季打工。过了一年,覃长弓在周澎的帮助下跟XG的供货商签订了合同,把零配件采购的权利从孙维季手里收了回来。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现状。覃长弓也明白,这个时候即使把孙维季的销售代理权也收回来,企业的发展也不会变得更顺利,而只会更艰难。孙维季确实发了,但把企业发展不顺的责任归咎于钱都让孙维季赚走了,这就太幼稚了。孙维季发了,那是她做好了她该做的。企业发展不顺,那是企业没做好企业该做的,比如产品质量。然而,提升产品质量又谈何容易!它不是覃长弓一个行政性号令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群工人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就能办到。它是科技,需要人才,需要技术,需要大笔的研究投入。首当其冲的是资金,上次从银行贷下来的两百万早用光了,企业至今没有多大起色,再找银行也白找。
于是覃长弓又打起了积压在仓库里的那上万台电风扇的主意。
几年前第一次试水被上面紧急叫停后,那上万台电风扇放在仓库里就再也没有人问津。几年过去了,政策宽松多了,上头应该不会插手了,现在卖出去不但可以回笼资金,还能把仓库腾出来。但覃长弓这次不考虑把事情再交给手下的人了,那群唯利是图的混账东西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先不说把他们放出去又会像上次一样祸害自己,让他们在外面浪习惯了往后管理起来也难了。
覃长弓这次想到了对外招商。
为做到公平起见,厂里的职工也可以参加招商,前提是先打辞职报告。几年下来,覃长弓在厂里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基本上没有人敢违抗他了。倒不是说覃长弓干出了多大成绩,厂里的底子有多薄大家心里清楚得很,谁也没指望它能短时间里沧海变桑田。至少工厂在覃长弓来了后境况看起来在好转,职工的工资能发下来了,而且覃长弓也奖罚分明,大家不听他的听谁的呢?既然他说招商,那就招罢。
所谓的招商,就是在电风扇厂大门外张贴一纸公告。公告内容是告诉大家,厂里的电风扇对外招商了,招商日期是哪天,单笔最低采购数目是多少,出厂价格是多少。八十年代中期,这算是一个新事物。就是这么一纸简单的招商公告,火爆程度远超覃长弓的预期。招商会临近那几天,工厂外面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人候着,而且人数越来越多,生怕招商时间提前了自己错过了。看到人越聚越多,副厂长伍德利考虑到场面可能失控,跟覃长弓提议事先给大家编号。覃长弓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采纳了,让伍德利具体执行。伍德利拿黄皮纸箱剪了一百个巴掌大小的纸板,从1到100编上号,每人一个分发下去,叫外面的人在纸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单位、电话、购买数量。大家填写完整后,伍德利把纸板收上来,一一看过后,马上发现了问题。
伍德利说坏了坏了坏了,老覃,参加招商的人里百分之九十是个体户。
覃长弓接过纸板一一看过,发现绝大部分纸板上没有填写单位和电话,只写名字和购买数量。覃长弓头皮一下子也麻了,心想这可如何是好。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不在覃长弓的预计,覃长弓原来想的是参加招商的是正规商家,可来的却都是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把电风扇批发给他们,当年的故事重演,自己又得吃瓜落。
伍德利说怎么处理,要不取消招商会。
覃长弓说不能,影响太坏。
伍德利说那怎么办,到时候上头肯定又要叫你过去。
覃长弓脑子里合计了一下,说你现在就统计一下,已经认购出去多少。
伍德利当场统计了一下,说还不到一万台,八千七百多台。
覃长弓说仓库里有多少货。
伍德利说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五台。
覃长弓说招商会是哪天。
伍德利说明天就到了啊。
覃长弓说赶紧,你现在就去通知大家,每人至少再认购四十台,而且必须先把货款交给财务,今天晚上十点前就得把货款交上来,不交的人不让参加明天的招商会。
伍德利说老覃,这么做违规。
覃长弓说管不了这么多,你照我的去办,上面追查下来我承担责任。
覃长弓的考虑是,厂里所有的电风扇这一次如果清空了,那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会不会挨批评,也就这一次了,不管了。至于外面那群投机倒把的家伙会不会扰乱市场,覃长弓也不管了,反正自己以后再也不生产电风扇了。
有了这两手准备,工作开展得异常顺利,由于筹备工作做得到位,招商会那天,除了刚开始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秩序还算井然。骚动是一个来晚了没拿到号的温州小铁匠引发的。温州距离龙踞上千公里,也不知道这屌毛是怎么得到电器厂招商信息的。小铁匠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在招商会当天如期赶到了龙踞。结果还是来晚了,听说只有前一天拿了号交了款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招商,多番打听又听说厂里的电风扇已经被人家抢购一空,悲从心起,蹲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不过没用,来晚了就是来晚了,大家尽管同情,但也没打算分给他几台。小铁匠白跑一趟,最后悲伤地离开了龙踞,拿着采购电风扇的钱回到温州创办了一家插座厂。
言归正传。招商会持续到下午三点多,上万台电风扇一扫而光,而且事后也没有听说市场被扰乱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覃长弓才恍然大悟——上万台电风扇并没有流入龙踞市场,而是被大家发往了全国各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这几把电风扇撒出去,连个浪都没起。
资金回笼后,覃长弓的计划是招揽专业技术人才。覃长弓的思路是,只要招揽到了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提升了空调品质,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此孙维季持反对意见,反对并不是不愿意提升空调品质,而是比覃长弓更实际。前面说了,空调是个高科技产品,提升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电器厂此时账面上只有区区一百万资金,这几个钱砸进去能起到多大作用?另外,你说招揽人才,人才就来啦?空调最难攻克的两项技术,一是芯片,二是制冷。首先国内懂这两项技术的人才就稀缺,其次你招揽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你根本不具备试错的实力。最后,还是那句话,空调是个高科技产品,就算品质上去了,可还是免不了这里那里出个什么小故障小毛病,你依旧离不开售后服务。
“与之不切实际去招揽什么人才,提升什么品质,不如在内部多培养几个技术骨干,先把售后这块做好。”孙维季说。
孙维季的观点是,空调卖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立固定的服务站,这样空调一旦出了问题就能以最快的速度上门服务。而且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目前空调的消费群体还比较集中,无非就是大城市的ZF部门、企事业单位、酒店和部队以及大型国企,都是大宗采购。一个城市设立一个服务站,安排几个技术员常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提升空调品质,那是企业赚到钱后该做的事,而非眼下。
“一百块钱的事,你想一块钱就办成,哪有那么美的事等着你!”孙维季给覃长弓泼冷水。
听完孙维季的观点,覃长弓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采纳了孙维季的意见。覃长弓明明清楚,执行孙维季的策略很可能会让企业的路越走越窄。但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既然做不起新褂子,就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孙维季离异多年没有再婚。男人肯定是有,不然没法解释单身后家里怎么又多了个孩子。男人是谁,没有人清楚,也没有人见过,反正就是个谜。孙维季的门路之广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即可以自由往返XG日本,也可以把空调推销给各大军区和各级ZF机关。但你不能用“女强人”这个词形容她,女强人能让你看出她的强大,而孙维季的强大你看不出来。孙维季常住居安,单亲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经营实业,但生活优渥。孙维季在居安非常低调,没有多少走动的朋友,极少参加应酬,每天的生活无非是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督促儿子学习。可只要出了居安,她就成了一条龙,去到外地转一圈,就能拿回一大堆订单。她不只卖空调,也卖别的。大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到进口烟酒尼龙袜,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而且往往是别人跑断腿也拿不下来的大订单,动辄数万数十万。
孙维季一个月来电器厂一两次,多数时候当天来当天回,有时忙得太晚就落脚在龙踞涉外酒店“龙踞酒店”。接触久了,覃长弓感觉自己跟孙维季其实格格不入。过去在工业厅的时候没这种感觉,是在两人合作后才有的。孙维季待人接物面面俱到,给人的印象也是亲切干练,但其实跟谁都不会敞开心扉,把自己保护得非常好。覃长弓有时候为了活跃一下气氛跟她开个玩笑,通常发现她并不喜欢,似乎还抵触。覃长弓有时候很理想主义,孙维季却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并非覃长弓一个人觉得自己跟孙维季格格不入,阮如璋和赵守政都有这种感觉。他们的工作单位都在伏龙塘镇上,又经常聚在一起,自然也跟孙维季有接触。有时候闲下来,四个人正好凑一桌打几圈麻将,或者喝点茶吃点饭什么的,关系一直挺好。阮如璋对孙维季的印象是跟这个女人无法深入探讨任何问题,因为她是真不懂。赵守政的形容更直接,干脆就说孙维季没文化,很乏味。如果三个人都是这种感觉,那这样的形容就不能算人身攻击了,更应该是事实。
事实是孙维季确实文化不高,官方学历是中学,其实中学上了一年就因舞蹈专长进了部队,社会阅历多过知识储备。而阮如璋和覃长弓可是“WG”前的本科生,正儿八经的精英。当兵出身的赵守政虽说也只有初中学历,奈何家庭出身好,父母都是大学老师,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们认为孙维季没文化也在情理之中。
孙维季何尝不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可问题是清楚了又有什么用嘛,家庭出身不好嘛,该学文化的年纪没条件嘛,如今有条件了重新开始已经来不及了嘛,有什么办法嘛!自己这辈子已经是这样了,那就认命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多受教育,受最好的教育,弥补自己的遗憾,这就行了嘛。
孙维季就是这么做的,儿子冉冉刚学会说话就教他认字识数,稍大一点就教他背唐诗三百首,一上小学就花钱请老师给他额外补课,家庭作业不完成就罚站,考卷上有“X”就打屁股饿肚子。孙维季发誓,我要不把儿子培养成大学生都不叫孙维季,我生几个,我就培养几个,不含糊。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孙维季的出身。孙维季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母亲是日本战败后遗落在中国的开拓团家属,为了活命,十五岁做了沈阳城里一个中年丧妻的郎中的继室。郎中在乡下置了百十亩地,跟结发夫人育有一子一女,跟继室又生了三个。孙维季五三年生人,上面有个腿有残疾的哥哥孙维江,下面还有个妹妹孙维维。郎中父亲解放后的政治成分是地主,地分了,但手艺还在,得以被新ZF收编,进医院当了大夫,因此一家人的日子依旧过得挺滋润。由于郎中父亲的宠爱,加上母亲有见识,孙维季得以有机会学芭蕾。五八年“DYJ”,郎中父亲放了不该放的屁,被打成“右派”,斗得死去活来,为了不拖累一家人,一天晚上背着家里人吃下了砒霜。郎中死的那年,母亲不到三十,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姿色犹在,因此追求者众,其中不乏当地权贵。母亲为了几个孩子的未来,反复对比过后,选择了沈阳下面一个中年丧妻的区长,又跟区长生养了两个儿子。结果区长也没能坚持到最后,“WG”一来,被“红卫兵”小将用桌子腿敲破了后脑勺,死在家门口的胡同里。“黑五类”孙维季六六年能通过政审参军入伍,得益于继父的惨死,当地的政审干部出于人道主义,给她开了绿灯。就是这样。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四年来,阮如璋在伏龙塘派出所所长任上做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直没有得到以邹南粤为首的市公安局肯定,但阮如璋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经验却被邹南粤全盘照抄了过来,稍加包装改进,然后在全市范围里推行。比如在外资企业成立联络处,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控由之前的公安机关单一负责转变成公安机关与企业共同负责,大大提高了ZF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之后龙踞市ZF因为发现了联络处的好处,经过优化调整,在联络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企业党支部,对外资企业有了更为有效的管理。又比如放宽对各类外来人口的审查和管理,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生活环境,直接地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再比如组织以村和街道为单位的义务联防队,发动人民战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弥补了公安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义务联防队,便是后来城管的前身。也就是说,阮如璋在伏龙塘派出所期间的多项开创性创举,经过更高层面的优化改进,最后变成了全国通用的政策,并沿用至今。可开创者阮如璋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获益的是局长邹南粤。因为这一系列创新之举,邹南粤那几年拿奖可以说拿到手软,连中央都注意到了此人,甚至坊间当时就有传言,说邹南粤未来铁定能做到省委书记,比他老丈人有出息。
阮如璋一系列的工作,由于它的开创性和试验性,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一面,也必然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让伏龙塘的治安变差,市踌乱无序,违法犯罪事件频发,等等。但不能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便否定这些工作的建设性,因为它的建设意义远远大于破坏意义,比如降低了ZF工作成本,提高了ZF工作效率,促进了人才流动,激活了市场经济,等等。事实上这一切从数据统计上就有充分体现,短短数年,伏龙塘的外来务工人员每年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同时期龙踞其他区域。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为伏龙塘的企业提供了优质充沛的人才和劳动力。反过来,由于充沛的人才和劳动力储备以及ZF的高效管理,进入龙踞的外资企业也愿意首选落户伏龙塘。而大量的外资企业进驻伏龙塘,又迅速地促成了产业链的完整。而产业链的完善,又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降低,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落户伏龙塘……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阮如璋只是扇了一下翅膀,到八六年他离开的时候,伏龙塘由四年前的偏安一隅一跃成为龙踞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镇。遗憾的是,此时的阮如璋级别还太低了,中央看不到他,省里看不到他。市里看到他了,又有意把他屏蔽。他做的大量工作,最后全都被邹南粤包装一下变成自己的政绩了。邹南粤也因此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欣慰的是,龙踞公安系统里也有明白人,并非所有人都唯邹南粤是从。就像当年不服阮如璋,不服邹南粤的也大有人在。在这些人的眼里,当初阮如璋是靠老丈人上位的,你邹南粤不也是靠老丈人上位的么,你们其实是一路货。现在人家阮如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水平,你邹南粤呢?你邹南粤的威信不是凭你做出了多少成绩,纯粹是因为你老丈人让你坐在那个位置上。你邹南粤剽窃了阮如璋的政绩,却没有给人家应有的嘉奖,总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邹南粤的权威永远也树立不起来。何况,前任市长安立海的班底当年只是失势而已,并没有被你邹南粤老丈人赶尽杀绝。他们可还在各个角落里坐冷板凳呢,都在积累实力等待机会翻盘。这些人会看到阮如璋的成绩和能力,为了下一次的斗争,他们不会让阮如璋埋没在那个小小的派出所里。
龙踞开始新一轮派系倾轧的标志性事件是八五年李向辉的到来。李向辉是省宣传系统出身的干部,作为前任市委书记安立海一手提拔起来的左膀右臂,七八年没有随安立海来龙踞,而是被安立海安排去了隔壁的千鹿锻炼。安立海此举可谓明智,正因为当年没把李向辉带来龙踞,李向辉才侥幸躲开了八二年龙踞政坛的那场洗牌,而没有被周澎一锅端了。李向辉这样的身份,现在调来龙踞做二把手,如果不替老领导雪耻,不替坐了四年冷板凳的兄弟们出头,他李向辉就是叛徒,就会为人所不齿。反过来,如果替兄弟们雪耻,他就要跟本省籍当权派开战,因为此时的龙踞党政一把手依旧是周澎。总之,第一副市长李向辉无论如何都要选队站。李向辉不傻,绝对不可能选择站到周澎那边去,何况周澎也不会要他。李向辉唯一的选择就是整合老领导安立海当年的队伍,准备跟周澎开战。而阮如璋作为老领导的女婿,李向辉在重组队伍的时候没道理把他落下。
李向辉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层视察工作就选择了伏龙塘。那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下访,随行的有市ZF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人事局、税务局、城建局、劳动局等一把手,当然,公安局一把手邹南粤也在列,还有省电视台。一天行程下来,一行人参观了港资工厂和龙踞建筑公司以及龙踞电器厂(前电风扇厂),召开了座谈,听取了报告,发表了讲话。下午临离开的时候,一行人随第一副市长慰问了奋斗在第一线的伏龙塘派出所的同志们,认真听取了所长阮如璋的工作汇报。李向辉对派出所这些年取得的成果大加赞赏,鼓励同志们认真工作,无私奉献。最后,李向辉指示各部门单位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伏龙塘派出所的先进改革经验,省电视台也要对派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做重点报道,要树立典型,要宣传先进。李向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把宣传阮如璋的工作交给市电视台,因为市电视台听命于周澎。但省电视台愿意配合他,因为他曾经是省委宣传部的重要人物。
李向辉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公安局长邹南粤因此陷入了两难。对李向辉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邹南粤不能佯装不懂。跟进罢,让阮如璋东山再起了;不跟进罢,等于跟李向辉正面对抗。对抗也无所谓,本来就不在一个阵营。问题不在于对抗,问题在于老丈人周澎斗不斗得过李向辉。
肯定是斗不过的。首先,两人的年纪摆在那,老丈人六十好几,李向辉才五十出头。其次,李向辉是前省委书记高宏耕的女婿、现任省长郭量才的内侄女婿。尽管李向辉跟妻子的娘家关系不睦(由于跟小舅子高联升关系恶劣,李向辉多年不受妻子的家族器重,所以才投靠了安立海),但他们毕竟是一家人。这种背景下,周澎跟李向辉斗,短时间里或许能占上风,但把时间拉长,赢家终归是李向辉。除非周澎能在任上把李向辉干趴下,不然邹南粤跟李向辉对抗注定要倒大霉。这个时候,邹南粤该怎么办?邹南粤想,我得赶紧走啊,趁老丈人还大权在握,我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然自己就是下一个阮如璋。而现在离开龙踞,说不定几年后就是下一个李向辉。
邹南粤把自己想离开龙踞调到外地去的想法跟老丈人谈了一下,当然,他没有把实情说出来。女婿一翘屁股,周澎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搞了一辈子政治,周澎怎能看不出女婿心里这点小九九。周澎自然不希望看到女婿将来倒霉,但也绝不能让女婿弃船逃跑。女婿一旦弃船,自己手下的人心也就散了。再说了,你邹南粤不是他李向辉。李向辉不是安立海的女婿,可你邹南粤是我女婿啊。我为了保你现在把你调出去,不但我的威信没了,将来你邹南粤回来也收拾不起人心啊,因为你是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谁也不会再服你。在周澎看来,自己这个宝贝女婿哪哪都好,长的一表人才,家庭出身高贵、政治素质过硬,就是缺乏点自主意识,背后要没个人撑着不敢往前迈。过去以为他是还没成熟起来,现在看来成熟起来也就这个样子,属于那种屁股上踹一脚才会往前奔的怂人。比如这一次,邹南粤政治上的幼稚和面对险恶的政治斗争所表现出来的怯懦着实令周澎痛心——仗还没打起来就想着脚底抹油开溜,这要在战争年月,我他娘非毙了他不可!
“愚蠢!”周澎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千百种,你偏偏选了最不可取的一个,愚蠢至极!”
“那么,我就算不走,李向辉那里我又该怎么应对?”邹南粤知道,走肯定是走不了了,所以把眼下的包袱甩给了岳父。
“工作还是要做嘛,不能抵触领导的工作嘛。”周澎说,接着话锋一转:“他阮如璋这几年工作下来就一点错误没犯?”
邹南粤想,老丈人都发话了,看来这回我是真的跑不了了,不跟李向辉对着干都不行了。
邹南粤的反击可谓雷霆。李向辉高度赞扬阮如璋没出俩月,省电视台对阮如璋的宣传余热还未消散,邹南粤就对阮如璋展开了调查。阮如璋这几年有没有问题?肯定是有的,伏龙塘派出所那幢两层小楼当初是怎么来的?这就是问题。法律法规确实没规定不准募捐,但也没规定允许啊!ZF单位找外资企业募捐建楼,这他娘是什么性质?这是丢国格!另外,你阮如璋个人在其中有没有拿好处?
邹南粤一声令下:查,查他娘个底朝天。先从捐款的XG老板身上下手,请到局里喝茶谈话,是不是自愿?有没有强制?是否遭到威胁?XG老板们不懂大陆的政治,但对大陆官场的残酷性却早有耳闻,所以也不傻,别说是自愿,没有被强制,没有遭恐吓,就算非自愿,被强制了,被恐吓了,那也不能承认,绝对不能。何况阮如璋也不傻,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当初募捐的时候并没有强制摊派,也没有行政施压,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备忘,只是在工作之余跟有私交的老板朋友们暗示了一下而已,财务上也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老板朋友们发现竟然有一个不用行贿便能跟ZF领导建立私人交情、同时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的大好机会,怎么可能不踊跃表现呢?
没从XG老板身上找出问题,接下来就叫镇长林炳辉来局里问话。伏龙塘派出所新大楼的土地是不是你批的?你为什么要批?你有没有权力批?是你批的,你不能批,你也没权利批,可你却批了,这里面有什么情况?林炳辉的回答是,是我批的,之前工商所新大楼的土地是我批的,建筑公司新大楼的土地也是我批的,电风扇厂扩建的土地也是我批的,你们一直也没说过我没权力批,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有这个权力,所以谁找我要土地我都批,怎么这回突然说我没这个权力?那我究竟有没有这个权力呢?至于这里面有什么情况,你们说能有什么情况?你们发现什么情况啦。还有,我就算是违规了,那也没犯法罢,还轮不到你们公安局来过问罢,不然要土地局干什么,不然要市委干什么。我堂堂一个镇的党政一把手,在伏龙塘跺一脚整个龙踞都得颤三颤,因为这么个破事被你们叫过来问话,社会上会怎么揣测我?同僚会怎么传我闲话?会对我造成什么不良政治影响?林炳辉气急败坏,直接在邹南粤面前拍了桌子。
林炳辉身上也没发现大问题,那接下来就是给阮如璋手下那三个喽啰过堂了。他们是系统内部的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审,不交代?打,不交代?再打,还是不交代。两个礼拜,三个人出来的时候分别瘦了十来斤。
最后只能找阮如璋本人问话了。你建楼为什么不找局里要钱?你为什么找港商募捐?你考虑过政治影响没有?阮如璋的回答是,我给局里递打过申请,你们批了没有。我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你们看到了没有。我没有找港商募捐,是港商主动提出捐款,因为派出所这几年帮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什么政治影响?建设四化还分谁可以谁不可以么?
“你什么时候递交过申请?”邹南粤问阮如璋。
“八二年我就递过了。”阮如璋说。
“派出所那栋楼是哪一年建起来的?”
“八四年。”
“你八四年怎么不递申请?”邹南粤问。
“你八二年怎么没批?”阮如璋反问。
“八二年局里没钱嘛。”邹南粤狡辩。
“就是说八四年申请了你们就有钱?”
“你申请了我们肯定会认真研究。”
“那我就要问南粤同志你了,伏龙塘派出所作为你治下的一级机构,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这事到底是等我这个所长申请了你才重视,还是你这个局长本来就该重视?”
“我这几年没去过伏龙塘嘛。”邹南粤说。
“你没去过那也总该听过罢?”
“没有。”
“你连自己治下的情况都搞不清楚,那我就不知道你这个局长这几年都在干什么了!”阮如璋一剑封喉。
因为有林向辉的背书,又有省电视台的大力宣传,阮如璋东山再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跟几年前不能同日而语的是,阮如璋如今也有了班底。当年阮如璋虽说是龙踞公安局二号人物,但那是老丈人一手提拔的结果,阮如璋并没有自己的班底,说白了不过是老丈人手下的一个兵。经历了那场变故,阮如璋也看明白了,没有自己的团队,把前程寄托在一个贵人身上,结果是爬得越高,最后也摔得越惨。
四年的蛰伏让阮如璋有足够的时间打造自己的班底。首先,自己的三个手下,安玉柱、石明、龙珊珊,即要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要培养他们对自己绝对忠诚。其次是和覃长弓赵守政结盟,互相提携,共患难,共进退。虽然这个小小的班底此时还不能发挥作用,但至少是个火种,终有一天会燎原起来。当然,手下对你绝对服从,盟友跟你共患难,不能光凭义气,不能光说不练,你也得拿出真家伙。
阮如璋在自己的职位还没有落实下来前就去见了李向辉,跟李向辉推荐了市建筑公司总经理赵守政。在三人小联盟里,赵守政是个还不成熟的干部。阮如璋自己肯定不会倒灶,何况也倒灶不了。覃长弓也不可能倒灶。覃长弓出自省长郭量才门下。郭量才是本省籍天界派的大佬,跟周澎虽然同属于本省籍派系,但周澎属于本省籍居安派。山头不一样,周澎不可能拉覃长弓入伙,不然就犯大忌了。唯独赵守政,在老领导武文周退下来后,至今没有找到新的山头。虽说他跟邹南粤分道扬镳了,但他在龙踞二十年,他的战友、朋友、领导,都跟周澎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键时刻邹南粤打个感情牌,再给个甜头,他说不定又跟邹南粤和解了。阮如璋跟李向辉推荐赵守政做市建设局副局长,即是帮赵守政,更是帮自己。赵守政一旦成功当上那个副局长,跟邹南粤和解就不大可能了,因为那是赵守政的一个心结。而且提拔赵守政这件事也不能等,必须尽早落实。既然阮如璋能想到了这一点,邹南粤那边反应再慢也早晚会想到,阮如璋决不能让他们捷足先登。
另外,阮如璋跟邹南粤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阮如璋清楚感觉到,李向辉跟周澎斗,十有八九是赢不了的。首先,自打解放到现在,外省籍派系在本省政坛就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即使是外省籍代表人物的老丈人安立海,最红的时候在省委的排名也仅仅是第五。而作为继安立海之后外省籍势力的老大哥,李向辉甚至都没能在省委有一席之地,即没有强硬背景,根基也非常浅,难成气候。其次,阮如璋也压根不看好李向辉—— 一个连跟自己的家人都处理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领导!透过李向辉对自己的提拔这件事,阮如璋就清楚看到此人有多不成熟——身为二把手,他李向辉上任烧的第一把火竟然是提拔一把手周澎当年的政治对手安立海的女婿,而且还是在周澎牢牢把控政局的背景下,这无疑是政治冒险。周澎多有城府啊,你李向辉不是宣战嘛,我引而不发,先看看你李向辉这碗水到底有多深,看清楚了,我再来个后发制人。最后,跟老丈人安立海一样,李向辉是个如假包换的路线派,可现实是路线派已是明日黄花。阮如璋虽说也是路线派出身,但阮如璋从来就不赞同路线派那一套,骨子里就怀疑。阮如璋知道,对李向辉,只可暂时借力一下,决不可与之同路。趁周澎还没有把李向辉打趴下前尽可能利用他给自己多争取一些空间,这很有必要,至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还得靠自己。
可李向辉的考虑是,自己刚来到龙踞,坐冷板凳的同僚还没有提上来,却急着安排一个从政敌那边过来的赵守政,这怎么跟同僚解释?还有,你阮如璋这么迫不及待推荐自己的私人是什么意思?你现在不过是我手下的一个兵而已,想自组小圈子还早了点。最关键的,我对你阮如璋其实也不是很了解,我只是听安立海说你能力很强,老成持重,但你能不能成为我的人,我还不敢确定。我之所以把你提上来,完全是因为你是我老领导的女婿,我要把旗杆立起来就必须把你提上来,仅此而已。
“赵守政暂时不考虑让他上来。”李向辉表明态度,“需要再观察。”
“既然不考虑让他上来,是不是该考虑让他离开?”阮如璋提议。
“是该考虑一下。”李向辉说。
李向辉暗想,这家伙学到了他老丈人用人的精髓——既然我不能帮到你,那就把你放到政治对手也染指不到的地方去,一是留个后手;二是不能把你留在身边被对手利用了;第三,要是你在别的地方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岂不更好?李向辉对这一手不可谓不熟悉,他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去的千鹿。
就这样,赵守政干得好好的,毫无征兆被平调去了之前李向辉任职过的千鹿,依旧是做建筑公司总经理。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调令,赵守政可谓一头雾水。自己不过是一个处级干部,跨部门调动都难,怎么会跨地区调动?另外,在背后主导这次调动的是第一副市长李向辉,这就更耐人寻味了。这就好比一个司令撇开军长旅长越级调动一个团长,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对我意味着好还是坏呢?赵守政一直琢磨不明白这里面的深意。距离到千鹿建筑公司上任将近一个月,得知阮如璋回市局做了副局长,赵守政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这次调动肯定跟阮如璋有关,而自己现在也稀里糊涂上了李向辉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赵守政就不敢去想了,因为想也没用,也想不到。
不过赵守政很快便喜欢上了千鹿那个地方。
15
再回到覃长弓这里。
上任电风扇厂厂长的最初三年,应该是覃长弓最艰难的三年。电风扇厂的空调组装业务开展得很不顺利,工人们能把一堆零散的零配件组装起来,组装起来的空调也确实能用。问题是,空调不像百八十块钱的电风扇,插上电源能转就行,大家对它的诉求不高。在万元户也不多的年代,空调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彰显身份的奢侈品。舍得花几千块钱买台空调的消费者非富即贵,你丝毫怠慢不得。消费者安装了你的空调,今天“咣当”一下不制冷了,明天“咣当”一下噪音巨大,后天“咣当”一下电路板烧了,即使不退货,售后维修也够你喝一壶的。首先由于你的空调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让你疲于奔命。其次你的技术水平非常有限,去到现场也不一定能找出故障,找出故障也不一定能排除故障。最后你发现,售后服务的支出正好抵消你卖一台空调的利润。面对自家产品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青岛的张瑞敏选择了用锤子解决。龙踞的覃长弓倒也想一锤成名,问题是他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一锤子下去,搞不好整个厂子就锤没了。覃长弓只能采取保守打法,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想一步。
合作伙伴孙维季倒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孙维季不是电器厂职工,她是自负盈亏的经销商,赚多赚少厂里管不着。覃长弓一时半刻又离不开她,因为只有她能联系到大宗业务,比如军队、ZF机构、企事业单位、国营酒店,等等。最初孙维季还掌握着零配件进口的渠道,不但从中赚了一道,而且对空调生产的成本一清二楚。覃长弓的电风扇厂只是个代工角色而已,说白了就是在替孙维季打工。过了一年,覃长弓在周澎的帮助下跟XG的供货商签订了合同,把零配件采购的权利从孙维季手里收了回来。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现状。覃长弓也明白,这个时候即使把孙维季的销售代理权也收回来,企业的发展也不会变得更顺利,而只会更艰难。孙维季确实发了,但把企业发展不顺的责任归咎于钱都让孙维季赚走了,这就太幼稚了。孙维季发了,那是她做好了她该做的。企业发展不顺,那是企业没做好企业该做的,比如产品质量。然而,提升产品质量又谈何容易!它不是覃长弓一个行政性号令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群工人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就能办到。它是科技,需要人才,需要技术,需要大笔的研究投入。首当其冲的是资金,上次从银行贷下来的两百万早用光了,企业至今没有多大起色,再找银行也白找。
于是覃长弓又打起了积压在仓库里的那上万台电风扇的主意。
几年前第一次试水被上面紧急叫停后,那上万台电风扇放在仓库里就再也没有人问津。几年过去了,政策宽松多了,上头应该不会插手了,现在卖出去不但可以回笼资金,还能把仓库腾出来。但覃长弓这次不考虑把事情再交给手下的人了,那群唯利是图的混账东西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先不说把他们放出去又会像上次一样祸害自己,让他们在外面浪习惯了往后管理起来也难了。
覃长弓这次想到了对外招商。
为做到公平起见,厂里的职工也可以参加招商,前提是先打辞职报告。几年下来,覃长弓在厂里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基本上没有人敢违抗他了。倒不是说覃长弓干出了多大成绩,厂里的底子有多薄大家心里清楚得很,谁也没指望它能短时间里沧海变桑田。至少工厂在覃长弓来了后境况看起来在好转,职工的工资能发下来了,而且覃长弓也奖罚分明,大家不听他的听谁的呢?既然他说招商,那就招罢。
所谓的招商,就是在电风扇厂大门外张贴一纸公告。公告内容是告诉大家,厂里的电风扇对外招商了,招商日期是哪天,单笔最低采购数目是多少,出厂价格是多少。八十年代中期,这算是一个新事物。就是这么一纸简单的招商公告,火爆程度远超覃长弓的预期。招商会临近那几天,工厂外面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人候着,而且人数越来越多,生怕招商时间提前了自己错过了。看到人越聚越多,副厂长伍德利考虑到场面可能失控,跟覃长弓提议事先给大家编号。覃长弓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采纳了,让伍德利具体执行。伍德利拿黄皮纸箱剪了一百个巴掌大小的纸板,从1到100编上号,每人一个分发下去,叫外面的人在纸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单位、电话、购买数量。大家填写完整后,伍德利把纸板收上来,一一看过后,马上发现了问题。
伍德利说坏了坏了坏了,老覃,参加招商的人里百分之九十是个体户。
覃长弓接过纸板一一看过,发现绝大部分纸板上没有填写单位和电话,只写名字和购买数量。覃长弓头皮一下子也麻了,心想这可如何是好。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不在覃长弓的预计,覃长弓原来想的是参加招商的是正规商家,可来的却都是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把电风扇批发给他们,当年的故事重演,自己又得吃瓜落。
伍德利说怎么处理,要不取消招商会。
覃长弓说不能,影响太坏。
伍德利说那怎么办,到时候上头肯定又要叫你过去。
覃长弓脑子里合计了一下,说你现在就统计一下,已经认购出去多少。
伍德利当场统计了一下,说还不到一万台,八千七百多台。
覃长弓说仓库里有多少货。
伍德利说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五台。
覃长弓说招商会是哪天。
伍德利说明天就到了啊。
覃长弓说赶紧,你现在就去通知大家,每人至少再认购四十台,而且必须先把货款交给财务,今天晚上十点前就得把货款交上来,不交的人不让参加明天的招商会。
伍德利说老覃,这么做违规。
覃长弓说管不了这么多,你照我的去办,上面追查下来我承担责任。
覃长弓的考虑是,厂里所有的电风扇这一次如果清空了,那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会不会挨批评,也就这一次了,不管了。至于外面那群投机倒把的家伙会不会扰乱市场,覃长弓也不管了,反正自己以后再也不生产电风扇了。
有了这两手准备,工作开展得异常顺利,由于筹备工作做得到位,招商会那天,除了刚开始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秩序还算井然。骚动是一个来晚了没拿到号的温州小铁匠引发的。温州距离龙踞上千公里,也不知道这屌毛是怎么得到电器厂招商信息的。小铁匠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在招商会当天如期赶到了龙踞。结果还是来晚了,听说只有前一天拿了号交了款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招商,多番打听又听说厂里的电风扇已经被人家抢购一空,悲从心起,蹲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不过没用,来晚了就是来晚了,大家尽管同情,但也没打算分给他几台。小铁匠白跑一趟,最后悲伤地离开了龙踞,拿着采购电风扇的钱回到温州创办了一家插座厂。
言归正传。招商会持续到下午三点多,上万台电风扇一扫而光,而且事后也没有听说市场被扰乱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覃长弓才恍然大悟——上万台电风扇并没有流入龙踞市场,而是被大家发往了全国各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这几把电风扇撒出去,连个浪都没起。
资金回笼后,覃长弓的计划是招揽专业技术人才。覃长弓的思路是,只要招揽到了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提升了空调品质,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此孙维季持反对意见,反对并不是不愿意提升空调品质,而是比覃长弓更实际。前面说了,空调是个高科技产品,提升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电器厂此时账面上只有区区一百万资金,这几个钱砸进去能起到多大作用?另外,你说招揽人才,人才就来啦?空调最难攻克的两项技术,一是芯片,二是制冷。首先国内懂这两项技术的人才就稀缺,其次你招揽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你根本不具备试错的实力。最后,还是那句话,空调是个高科技产品,就算品质上去了,可还是免不了这里那里出个什么小故障小毛病,你依旧离不开售后服务。
“与之不切实际去招揽什么人才,提升什么品质,不如在内部多培养几个技术骨干,先把售后这块做好。”孙维季说。
孙维季的观点是,空调卖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立固定的服务站,这样空调一旦出了问题就能以最快的速度上门服务。而且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目前空调的消费群体还比较集中,无非就是大城市的ZF部门、企事业单位、酒店和部队以及大型国企,都是大宗采购。一个城市设立一个服务站,安排几个技术员常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提升空调品质,那是企业赚到钱后该做的事,而非眼下。
“一百块钱的事,你想一块钱就办成,哪有那么美的事等着你!”孙维季给覃长弓泼冷水。
听完孙维季的观点,覃长弓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采纳了孙维季的意见。覃长弓明明清楚,执行孙维季的策略很可能会让企业的路越走越窄。但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既然做不起新褂子,就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孙维季离异多年没有再婚。男人肯定是有,不然没法解释单身后家里怎么又多了个孩子。男人是谁,没有人清楚,也没有人见过,反正就是个谜。孙维季的门路之广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即可以自由往返XG日本,也可以把空调推销给各大军区和各级ZF机关。但你不能用“女强人”这个词形容她,女强人能让你看出她的强大,而孙维季的强大你看不出来。孙维季常住居安,单亲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经营实业,但生活优渥。孙维季在居安非常低调,没有多少走动的朋友,极少参加应酬,每天的生活无非是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督促儿子学习。可只要出了居安,她就成了一条龙,去到外地转一圈,就能拿回一大堆订单。她不只卖空调,也卖别的。大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到进口烟酒尼龙袜,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而且往往是别人跑断腿也拿不下来的大订单,动辄数万数十万。
孙维季一个月来电器厂一两次,多数时候当天来当天回,有时忙得太晚就落脚在龙踞涉外酒店“龙踞酒店”。接触久了,覃长弓感觉自己跟孙维季其实格格不入。过去在工业厅的时候没这种感觉,是在两人合作后才有的。孙维季待人接物面面俱到,给人的印象也是亲切干练,但其实跟谁都不会敞开心扉,把自己保护得非常好。覃长弓有时候为了活跃一下气氛跟她开个玩笑,通常发现她并不喜欢,似乎还抵触。覃长弓有时候很理想主义,孙维季却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并非覃长弓一个人觉得自己跟孙维季格格不入,阮如璋和赵守政都有这种感觉。他们的工作单位都在伏龙塘镇上,又经常聚在一起,自然也跟孙维季有接触。有时候闲下来,四个人正好凑一桌打几圈麻将,或者喝点茶吃点饭什么的,关系一直挺好。阮如璋对孙维季的印象是跟这个女人无法深入探讨任何问题,因为她是真不懂。赵守政的形容更直接,干脆就说孙维季没文化,很乏味。如果三个人都是这种感觉,那这样的形容就不能算人身攻击了,更应该是事实。
事实是孙维季确实文化不高,官方学历是中学,其实中学上了一年就因舞蹈专长进了部队,社会阅历多过知识储备。而阮如璋和覃长弓可是“WG”前的本科生,正儿八经的精英。当兵出身的赵守政虽说也只有初中学历,奈何家庭出身好,父母都是大学老师,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们认为孙维季没文化也在情理之中。
孙维季何尝不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可问题是清楚了又有什么用嘛,家庭出身不好嘛,该学文化的年纪没条件嘛,如今有条件了重新开始已经来不及了嘛,有什么办法嘛!自己这辈子已经是这样了,那就认命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多受教育,受最好的教育,弥补自己的遗憾,这就行了嘛。
孙维季就是这么做的,儿子冉冉刚学会说话就教他认字识数,稍大一点就教他背唐诗三百首,一上小学就花钱请老师给他额外补课,家庭作业不完成就罚站,考卷上有“X”就打屁股饿肚子。孙维季发誓,我要不把儿子培养成大学生都不叫孙维季,我生几个,我就培养几个,不含糊。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孙维季的出身。孙维季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母亲是日本战败后遗落在中国的开拓团家属,为了活命,十五岁做了沈阳城里一个中年丧妻的郎中的继室。郎中在乡下置了百十亩地,跟结发夫人育有一子一女,跟继室又生了三个。孙维季五三年生人,上面有个腿有残疾的哥哥孙维江,下面还有个妹妹孙维维。郎中父亲解放后的政治成分是地主,地分了,但手艺还在,得以被新ZF收编,进医院当了大夫,因此一家人的日子依旧过得挺滋润。由于郎中父亲的宠爱,加上母亲有见识,孙维季得以有机会学芭蕾。五八年“DYJ”,郎中父亲放了不该放的屁,被打成“右派”,斗得死去活来,为了不拖累一家人,一天晚上背着家里人吃下了砒霜。郎中死的那年,母亲不到三十,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姿色犹在,因此追求者众,其中不乏当地权贵。母亲为了几个孩子的未来,反复对比过后,选择了沈阳下面一个中年丧妻的区长,又跟区长生养了两个儿子。结果区长也没能坚持到最后,“WG”一来,被“红卫兵”小将用桌子腿敲破了后脑勺,死在家门口的胡同里。“黑五类”孙维季六六年能通过政审参军入伍,得益于继父的惨死,当地的政审干部出于人道主义,给她开了绿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