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拿些新鲜的笔墨纸砚来。还有让种叔明天去买些煤炭,要不了多久,天就更冷了,多屯点,别又像去年一样等涨价了才买。
另外,过两日到三舅家借些人来,再有两月兄长就大婚了,爹娘可能还要些时日回来,但家里的一些准备总要提前些。”
李贤寝室的大门突然打开,想通了很多事情,他的脸色比之前要轻松很多,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眼睛望着三个傻兮兮张望的脑袋瓜瓜,一股脑吩咐下来。
孙二狗当即点头,心道小郎一个人圈在屋里,精神没出啥问题就好。
他记得城里以前有个郑书生,连考四次解元未中,最后在家里闷了两天,得了失心疯。
“小郎放心,我这就去拿笔墨纸砚给大郎送去。
家里重新装修布置的事,我明日带着南温亲自去趟主母家。
至于煤炭种叔早些天都囤起来了,只是这些天就他一个人看门,没舍得烧……”
李贤把手边的门敞开了些,扶额望向天边的最后一丝阳光,它缓缓地沉入了黑暗之下。
但同时,华阴县城千家万户的灯火全都亮了起来。
那是光明,指引人前行,又带给人希望的光芒。
他略带萧瑟的声音于院中响起,更正道:“咳咳,笔墨不是给兄长送去,是送到我的书房来。
对了,从明天开始,我会保持和兄长同样的作息,腊月记得多备一份早粥。
二狗你等会记得把挂在兄长门前的门铃,给我的门扇上也安一个。”
说起这门铃,还是李贤六岁时,专门找华阴的铁匠打造的,共有五个。
一个放在前门,方便老种叔看门,一个放在兄长的门扇上,方便叫醒,令三个一直堆在仓库里。
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用上了,还真是世事无常!
一日之计在于晨,既然打算搏一把,为自己搏一把,也是为大宋搏一把,那当然不能像以前那么咸鱼。
前世作为一名顶尖“双一流”高校的高材生,他当然明白,学习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是天赋,还有努力和自律性。
听到家里小郎再次解释了一句,孙二狗和腊月、包括新入门的南温都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直自诩为咸鱼一条的小郎竟然打算学习了?
不行,这个消息必须马上给大郎说说。
还有乾佑的大官人和主母!”
作为家里的老人,孙二狗和腊月几乎同时间有了类似的想法。
努力归努力,饭还是要吃的。
去了趟厨房,腊月早就把饭热在锅里,一打听才知道兄长李志回来后,也一个人在屋里,尚未吃饭。
李贤即打了两碗,端向了兄长的房间。
随后,两兄弟拿着饭各坐在桌子两头。
等吃完后,李志才开口:“听二狗说,你打算学习了?”
李贤嗯了声,心里把孙二狗他们狠狠训了句,这他刚表示要好好读书还没一两刻,到了明天,还不传遍华阴县城。
算了,说就说吧,李贤有些无所谓。
见兄长眼中满是疑问,似乎在说,小老弟你是不是病了?
李贤耸了耸肩,他可不想被当个病人,遂解释道:“活了十几年,发现就这么活着,虽说上头有你和爹罩着,又有舅舅他们,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总感觉还是有些太无聊了些。”
李志内心稳了不少,这才像季弟的本来样子。季弟正是因为无聊,之前那么多年,一直搞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难得老天开眼,季弟现在终于把无聊转移到了读书上面。
可喜可贺啊!
“季弟,为兄还有近十年来备考的书册,你看要不要让二狗他们给你搬过去……”
李志这话还没说完,李贤的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
兄长这些年的“藏书”,包括他做的笔记,已是堆满了半个屋子。嗯,还是传给侄子好了!
经历过千万人的大考,李贤自然会有自己的学习规划。读书也不是读死书,当然要劳逸结合。
既而,从次日开始,李贤按时起来后,在华阴尚未完全苏醒时,沿着华阴街道小跑一圈,吃过早饭背背墨义。
每天中午的时候,会和兄长一道去长街的蔡家看望蔡先生。
下午的时候,多是给孙二狗,包括赵家,甚至苏家前来帮忙的下人安排怎么布置苏家宅院。
兄长李志的大婚就在一月后,十一月初八,正好是冬至的第二天。
作为除元日,寒食外的第三大节日,冬至的时候,大宋官吏是有三天假期的,又因是儿子成亲,李自明还可以额外获得三天假期。
来回路上的耽搁,加上儿子婚期的时间,总计十天是足够了。
让李氏兄弟有些意外的是,母亲来信,竟早于李志的婚期二十多天回来。
一方面是为了长子的婚事,有些事总归是长辈出面好些。另一方面是为了幼子开窍学习之事,她需回去好好照看才是。
长子已中了解元不说,要是两个儿子未来都能考中进士,可真就给她这个当母亲的长脸了。
大官人当日在听得家仆传来幼子奋发学习的消息时,弄得一晚没睡,比得知长子中解元激动多了,又有些担心会不会是假消息!
过两日,赵家,李家,乃至马上成为亲家的苏家都传来了相同的消息,夜夜失眠的丈夫才安心下来。
随后几日里,一向以严肃面人的丈夫走路轻巧了不说,难得见人笑了起来,甚至每每入睡前,都会念叨一句幼子创造出来的词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听贤儿解释过,这句话多指改邪归正之人,李母纠结着,很想对自己的丈夫说一句,“贤儿又没做什么坏事”,想想还是算了。
家里这些年,丈夫为了幼子,可没少心烦意乱,头顶的大半头发都是为了幼子的课业而白的,丈夫开心就好!
但念及长子婚事不远,家里肯定会越来越忙,两个儿子均为了备考,又腾不出身来。
所以在和丈夫商议后,李母带着丫鬟小翠率先回了老家,想到李家仆从还是有些少,新儿媳进家也不方便,路上还特意买了几个仆从。
在李母往家赶的时候,赵元俨也带着随从到达了华阴县。
结合路上的不少听闻,赵大金主没来及浏览华阴县城,就匆匆叩响了李家的大门,他心里藏了太多的疑问,需要当面向两个笔友问问才是!
另外,过两日到三舅家借些人来,再有两月兄长就大婚了,爹娘可能还要些时日回来,但家里的一些准备总要提前些。”
李贤寝室的大门突然打开,想通了很多事情,他的脸色比之前要轻松很多,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眼睛望着三个傻兮兮张望的脑袋瓜瓜,一股脑吩咐下来。
孙二狗当即点头,心道小郎一个人圈在屋里,精神没出啥问题就好。
他记得城里以前有个郑书生,连考四次解元未中,最后在家里闷了两天,得了失心疯。
“小郎放心,我这就去拿笔墨纸砚给大郎送去。
家里重新装修布置的事,我明日带着南温亲自去趟主母家。
至于煤炭种叔早些天都囤起来了,只是这些天就他一个人看门,没舍得烧……”
李贤把手边的门敞开了些,扶额望向天边的最后一丝阳光,它缓缓地沉入了黑暗之下。
但同时,华阴县城千家万户的灯火全都亮了起来。
那是光明,指引人前行,又带给人希望的光芒。
他略带萧瑟的声音于院中响起,更正道:“咳咳,笔墨不是给兄长送去,是送到我的书房来。
对了,从明天开始,我会保持和兄长同样的作息,腊月记得多备一份早粥。
二狗你等会记得把挂在兄长门前的门铃,给我的门扇上也安一个。”
说起这门铃,还是李贤六岁时,专门找华阴的铁匠打造的,共有五个。
一个放在前门,方便老种叔看门,一个放在兄长的门扇上,方便叫醒,令三个一直堆在仓库里。
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用上了,还真是世事无常!
一日之计在于晨,既然打算搏一把,为自己搏一把,也是为大宋搏一把,那当然不能像以前那么咸鱼。
前世作为一名顶尖“双一流”高校的高材生,他当然明白,学习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是天赋,还有努力和自律性。
听到家里小郎再次解释了一句,孙二狗和腊月、包括新入门的南温都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直自诩为咸鱼一条的小郎竟然打算学习了?
不行,这个消息必须马上给大郎说说。
还有乾佑的大官人和主母!”
作为家里的老人,孙二狗和腊月几乎同时间有了类似的想法。
努力归努力,饭还是要吃的。
去了趟厨房,腊月早就把饭热在锅里,一打听才知道兄长李志回来后,也一个人在屋里,尚未吃饭。
李贤即打了两碗,端向了兄长的房间。
随后,两兄弟拿着饭各坐在桌子两头。
等吃完后,李志才开口:“听二狗说,你打算学习了?”
李贤嗯了声,心里把孙二狗他们狠狠训了句,这他刚表示要好好读书还没一两刻,到了明天,还不传遍华阴县城。
算了,说就说吧,李贤有些无所谓。
见兄长眼中满是疑问,似乎在说,小老弟你是不是病了?
李贤耸了耸肩,他可不想被当个病人,遂解释道:“活了十几年,发现就这么活着,虽说上头有你和爹罩着,又有舅舅他们,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总感觉还是有些太无聊了些。”
李志内心稳了不少,这才像季弟的本来样子。季弟正是因为无聊,之前那么多年,一直搞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难得老天开眼,季弟现在终于把无聊转移到了读书上面。
可喜可贺啊!
“季弟,为兄还有近十年来备考的书册,你看要不要让二狗他们给你搬过去……”
李志这话还没说完,李贤的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
兄长这些年的“藏书”,包括他做的笔记,已是堆满了半个屋子。嗯,还是传给侄子好了!
经历过千万人的大考,李贤自然会有自己的学习规划。读书也不是读死书,当然要劳逸结合。
既而,从次日开始,李贤按时起来后,在华阴尚未完全苏醒时,沿着华阴街道小跑一圈,吃过早饭背背墨义。
每天中午的时候,会和兄长一道去长街的蔡家看望蔡先生。
下午的时候,多是给孙二狗,包括赵家,甚至苏家前来帮忙的下人安排怎么布置苏家宅院。
兄长李志的大婚就在一月后,十一月初八,正好是冬至的第二天。
作为除元日,寒食外的第三大节日,冬至的时候,大宋官吏是有三天假期的,又因是儿子成亲,李自明还可以额外获得三天假期。
来回路上的耽搁,加上儿子婚期的时间,总计十天是足够了。
让李氏兄弟有些意外的是,母亲来信,竟早于李志的婚期二十多天回来。
一方面是为了长子的婚事,有些事总归是长辈出面好些。另一方面是为了幼子开窍学习之事,她需回去好好照看才是。
长子已中了解元不说,要是两个儿子未来都能考中进士,可真就给她这个当母亲的长脸了。
大官人当日在听得家仆传来幼子奋发学习的消息时,弄得一晚没睡,比得知长子中解元激动多了,又有些担心会不会是假消息!
过两日,赵家,李家,乃至马上成为亲家的苏家都传来了相同的消息,夜夜失眠的丈夫才安心下来。
随后几日里,一向以严肃面人的丈夫走路轻巧了不说,难得见人笑了起来,甚至每每入睡前,都会念叨一句幼子创造出来的词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听贤儿解释过,这句话多指改邪归正之人,李母纠结着,很想对自己的丈夫说一句,“贤儿又没做什么坏事”,想想还是算了。
家里这些年,丈夫为了幼子,可没少心烦意乱,头顶的大半头发都是为了幼子的课业而白的,丈夫开心就好!
但念及长子婚事不远,家里肯定会越来越忙,两个儿子均为了备考,又腾不出身来。
所以在和丈夫商议后,李母带着丫鬟小翠率先回了老家,想到李家仆从还是有些少,新儿媳进家也不方便,路上还特意买了几个仆从。
在李母往家赶的时候,赵元俨也带着随从到达了华阴县。
结合路上的不少听闻,赵大金主没来及浏览华阴县城,就匆匆叩响了李家的大门,他心里藏了太多的疑问,需要当面向两个笔友问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