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百里之外的李贤,想要去开封就近看看兄长省试名次而不得去的同时,礼部贡院内,本届省试各科通过者的榜单已经录写完成,正等着时间一到往外张贴即可。
这些考生的成绩多是经过初阅、复阅两道程序的,所以公平性很好。若有认为自己成绩有异议者,还可申请复审,这也从更大可能性上杜绝了优才遗漏的可能。
五日于旁人而言,不过是几顿饭的时间,但对本次省试各科加起来的万余名举子而言,可真是度日如年。
有的甚至于得知榜单已定的当日,就早早在贡院外日夜等候了。
是日,天气大晴。
贡院外万人空巷。
“卓别兄,你为我蔡州解元,文采斐然,今次又是翰林学士晁迥晁公为主考官,而卓别兄平日最好晁公文章,深得其精髓。
今次省试,依在下看,卓别兄至少处于三甲,甚至连省元可能都是探囊取物般容易!”
“文成兄过誉了,郭某只要能入得榜上,就已经很满足了!到是文成兄于蔡州得大儒亲自指点,今次定是必中无疑!”
“哪里哪里!”
……
贡院外,像眼前这般相聊的小群体不在少数。
李志同柳永带着三个仆从,看着前方密密麻麻的人头,自然放弃了挤进去的打算。
且二人没有像普通士子那样谈论此番省试结果,却在人群之外聊着接下来的殿试。
“柳兄可将家弟整理的《殿试大全》看完了?只要看完《殿试大全》,我相信柳兄接下来的殿试上榜单自是不会有问题的。
柳兄要放宽心,于科举而言,前面的解试,或是当下即将公布的省试榜单,都是下饭菜。
我等的目标是殿试,夺得三甲,才不算十几年的用功。
就算今次不中,我等尚年轻,还有下次!”见柳永面有忧虑,李贤背着手安慰道,并说出了他对科举的理解。
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要从李志五岁起,心中就种下了一个状元梦说起。
他比柳永要小上两岁,等过完八月的生辰,也才十九。
这一月来,和柳永一同入考,又一同备考,加上柳永在诗词方面的天赋,李志对之早已产生深厚的友谊。
柳永同样如此,两者共同习作探讨,他对李志的才学亦是非常敬佩。从多方面的来说,李家兄弟当是他在开封结交的最好挚友。
听李志谈到《殿试大全》,柳永感慨不已。上次就是因为他在开考前练习了李贤整理的那什么“二十年省试,十年模拟”,才会在中间的答题中格外轻松。更为主要的是,内中还罗列了主考官晁迥的不少文章以供他们浏览外,还压中了内中的不少试题。
这让柳永在试后对李贤惊为天人,参加科考,原来还有这种捷径!
亦使他在省试后信心满满。
可距离放榜的时间越来越近,柳永最初的自信慢慢消失,越显得焦虑和怀疑,他今年二十出头,这次省试看起来很简单,但他真的行吗?
下面的殿试定比省试难多了,这段时间同李志学习,柳永发现了自己的水平与李志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像一个普通班的考生,突然插到了尖子班,一向高傲的柳永,罕见地生了自卑之心。
光凭他做了三遍的《殿试大全》,就真的能中榜吗?
带着这样的自我怀疑,柳永近些时日的复习进度都缓慢了不少。
于这贡院之外,看着天下才子济济一堂,又听罢旁边的李志之语,柳永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很有道理,科举者,谁不想名列三甲,乃至高中状元!
是啊,他们都还年轻,都有大把的时间去拼搏,何惧科举!
柳永顿觉豁然开朗,他向李志欠身,真诚道:“柳永受教了!”
得见柳永的精神振奋起来,李志也很高兴:“柳兄勿要如此多礼!
咦,开始放榜了……”
两人同时仰头望前方的张榜之地望去,可惜距离太远,前方的榜单只能看到灰白一片。
孙二狗带着南温及另两个仆从,打算冲进去看看家中大朗和柳家郎君有没有在榜上,奈何走到中途,重新被挤了出来。
“我中了!”
居于前侧的士子,见之榜上有名,激动的高喊哭泣。
也有落榜者,失魂落魄。
而关于各科的省试榜首,自是在挤出来的士子口中被传诵开来。
“明经榜首,乃衡州人郑孙。”
“进士科呢?”
“是极,今次省试进士科的榜首为何人?有谁看清了?”
“进士科,进士科省元是为华州人李志!”
“李志我知道,乃是我华州解元!”
……
人群之外,李志和柳永并肩而立,两个绝世青年皆同时听到了士子们的讨论。
柳永真心向着李志恭贺道:“恭喜李兄了!”
“柳兄哪里的话,中省元不一定能中状元,你我还要联手进殿试才是。”李志笑道。
得知自己中了省元,李志的目光更为坚定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五岁时在后院捞起的那块木牌,将是我毕生奋斗的梦想。
如今,距离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想起五岁捞起的木牌,还有上面雕刻的简化古怪字体,李志一直以为是天将降大任于他。
至于说李志有没有怀疑有人雕刻扔进去的,他怀疑过,但最终一一都排除掉了。
这块木板他一直珍藏,连父母都不知道,只是在季弟李贤十岁时,拿出来让之看过。
季弟在听了他的故事后,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他想的基本上一样,是上天以此来启示他,要刻苦学习,革新大宋!
为万世开太平!
父母的期盼,上天的启示,季弟于他学习时的帮助,成了李志不断向上的动源。
瞥见李志相对淡然的模样,一直注意着的柳永心里感触颇深。
“难道这就是李家兄弟说的下饭菜?”
看来,他的眼光还是太低了。
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待人群散了大半后,李志和柳永才一同走进榜单之下。
他们首先抵达的自然是进士科榜单。
第一名,华州人李志。
第二名,陈留人郑向。
第三名,临淄人温舒。
这些考生的成绩多是经过初阅、复阅两道程序的,所以公平性很好。若有认为自己成绩有异议者,还可申请复审,这也从更大可能性上杜绝了优才遗漏的可能。
五日于旁人而言,不过是几顿饭的时间,但对本次省试各科加起来的万余名举子而言,可真是度日如年。
有的甚至于得知榜单已定的当日,就早早在贡院外日夜等候了。
是日,天气大晴。
贡院外万人空巷。
“卓别兄,你为我蔡州解元,文采斐然,今次又是翰林学士晁迥晁公为主考官,而卓别兄平日最好晁公文章,深得其精髓。
今次省试,依在下看,卓别兄至少处于三甲,甚至连省元可能都是探囊取物般容易!”
“文成兄过誉了,郭某只要能入得榜上,就已经很满足了!到是文成兄于蔡州得大儒亲自指点,今次定是必中无疑!”
“哪里哪里!”
……
贡院外,像眼前这般相聊的小群体不在少数。
李志同柳永带着三个仆从,看着前方密密麻麻的人头,自然放弃了挤进去的打算。
且二人没有像普通士子那样谈论此番省试结果,却在人群之外聊着接下来的殿试。
“柳兄可将家弟整理的《殿试大全》看完了?只要看完《殿试大全》,我相信柳兄接下来的殿试上榜单自是不会有问题的。
柳兄要放宽心,于科举而言,前面的解试,或是当下即将公布的省试榜单,都是下饭菜。
我等的目标是殿试,夺得三甲,才不算十几年的用功。
就算今次不中,我等尚年轻,还有下次!”见柳永面有忧虑,李贤背着手安慰道,并说出了他对科举的理解。
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要从李志五岁起,心中就种下了一个状元梦说起。
他比柳永要小上两岁,等过完八月的生辰,也才十九。
这一月来,和柳永一同入考,又一同备考,加上柳永在诗词方面的天赋,李志对之早已产生深厚的友谊。
柳永同样如此,两者共同习作探讨,他对李志的才学亦是非常敬佩。从多方面的来说,李家兄弟当是他在开封结交的最好挚友。
听李志谈到《殿试大全》,柳永感慨不已。上次就是因为他在开考前练习了李贤整理的那什么“二十年省试,十年模拟”,才会在中间的答题中格外轻松。更为主要的是,内中还罗列了主考官晁迥的不少文章以供他们浏览外,还压中了内中的不少试题。
这让柳永在试后对李贤惊为天人,参加科考,原来还有这种捷径!
亦使他在省试后信心满满。
可距离放榜的时间越来越近,柳永最初的自信慢慢消失,越显得焦虑和怀疑,他今年二十出头,这次省试看起来很简单,但他真的行吗?
下面的殿试定比省试难多了,这段时间同李志学习,柳永发现了自己的水平与李志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像一个普通班的考生,突然插到了尖子班,一向高傲的柳永,罕见地生了自卑之心。
光凭他做了三遍的《殿试大全》,就真的能中榜吗?
带着这样的自我怀疑,柳永近些时日的复习进度都缓慢了不少。
于这贡院之外,看着天下才子济济一堂,又听罢旁边的李志之语,柳永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很有道理,科举者,谁不想名列三甲,乃至高中状元!
是啊,他们都还年轻,都有大把的时间去拼搏,何惧科举!
柳永顿觉豁然开朗,他向李志欠身,真诚道:“柳永受教了!”
得见柳永的精神振奋起来,李志也很高兴:“柳兄勿要如此多礼!
咦,开始放榜了……”
两人同时仰头望前方的张榜之地望去,可惜距离太远,前方的榜单只能看到灰白一片。
孙二狗带着南温及另两个仆从,打算冲进去看看家中大朗和柳家郎君有没有在榜上,奈何走到中途,重新被挤了出来。
“我中了!”
居于前侧的士子,见之榜上有名,激动的高喊哭泣。
也有落榜者,失魂落魄。
而关于各科的省试榜首,自是在挤出来的士子口中被传诵开来。
“明经榜首,乃衡州人郑孙。”
“进士科呢?”
“是极,今次省试进士科的榜首为何人?有谁看清了?”
“进士科,进士科省元是为华州人李志!”
“李志我知道,乃是我华州解元!”
……
人群之外,李志和柳永并肩而立,两个绝世青年皆同时听到了士子们的讨论。
柳永真心向着李志恭贺道:“恭喜李兄了!”
“柳兄哪里的话,中省元不一定能中状元,你我还要联手进殿试才是。”李志笑道。
得知自己中了省元,李志的目光更为坚定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五岁时在后院捞起的那块木牌,将是我毕生奋斗的梦想。
如今,距离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想起五岁捞起的木牌,还有上面雕刻的简化古怪字体,李志一直以为是天将降大任于他。
至于说李志有没有怀疑有人雕刻扔进去的,他怀疑过,但最终一一都排除掉了。
这块木板他一直珍藏,连父母都不知道,只是在季弟李贤十岁时,拿出来让之看过。
季弟在听了他的故事后,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他想的基本上一样,是上天以此来启示他,要刻苦学习,革新大宋!
为万世开太平!
父母的期盼,上天的启示,季弟于他学习时的帮助,成了李志不断向上的动源。
瞥见李志相对淡然的模样,一直注意着的柳永心里感触颇深。
“难道这就是李家兄弟说的下饭菜?”
看来,他的眼光还是太低了。
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待人群散了大半后,李志和柳永才一同走进榜单之下。
他们首先抵达的自然是进士科榜单。
第一名,华州人李志。
第二名,陈留人郑向。
第三名,临淄人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