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言情 > 水浒新秩序
文 / 江湖野人

第一章 星出西北,主兵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在后世看来,大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年份。

    最神奇的,当然是尚未建国,仅以商社之姿登临国际政治舞台的同舟社,

    在辽东蛰伏一年后,一鸣惊人。

    先是以数千兵马,攻破高丽的国都开京,

    获得了百年前,大辽出动数十万兵马,先后历经三次大战,都未能获得的实际利益。

    随即,又挟大胜之威,

    逼迫连番打得辽国节节败退的金国低头,乖乖与同舟社签订了城下之盟。

    当然,站在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角度,却不这么认为。

    除了年初,两国在春、泰两州,上演了一出金进辽退,没有任何战斗的“大战”外,

    从去年六月金国南线军完颜斡鲁部击败张琳,拿下辽阳府开始算起,

    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再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大战。

    互为仇龇,欲要灭掉对方而后快的金、辽两国,竟然诡异的未停战而停战。

    隐藏的虚假和平背后,其实是现实的无奈——

    持续的战争,已经耗尽了两个本就贫穷国家的有限民力,

    辽国需要长时间的喘息期稳定内部,以备下次大战。

    因为快速扩张而掩盖了很多矛盾的金国,也急需时间整顿内部,

    以期顺利完成部族联盟向半奴隶制半封建帝国的过渡。

    平定了祸乱上京、中京两道的董庞儿叛乱,并将不战而逃的东北面行军诸将弃市后,

    辽帝立即下诏开放帝国诸多围场中的隙地,允许百姓樵采,以示与民休憩。

    从七月开始,为了稳定日益混乱的时局,

    耶律延禧的捺钵就打破了一季度动一次的传统,

    频繁移营,先到秋山,而后转至狘斯那里山,

    又至燕地阴凉河,接着前往辋子山,随后又到中京大定府。

    耶律延禧的勤政表现,足以令其祖父——怠政皇帝耶律洪基汗颜。

    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辽国皇帝还命都元帅耶律淳赴沿边,

    会四路兵马,以防女直人秋高马肥后再度兴兵。

    金国与同舟社签订屈辱的“同盟”协议,却换取了东、南两线五年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完颜阿骨打先任命完颜斡鲁知东京事,全面住持辽阳府的民生恢复大事。

    又命南线清剿盘踞在东京道的辽军余孽,以给辽阳府恢复民生更宽松的外部环境。

    完颜斡鲁古(并非完颜斡鲁,斡鲁古为宗室,此前统咸州军)奉命,会合迪古乃、娄室、婆卢火等部,

    攻打蒺藜山驻守的辽国武勇军和怨军八营。

    金军先拿下辽国显州,次攻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

    大军所向,几无一合之敌。

    此战中,这支被耶律延禧寄予厚望,以怨为名的大军,确实充满了怨气,

    但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对女直人抱以怨望,

    反而是在与金人的大战中一触即败,败后又对本国百姓举起屠刀,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仅有一名原籍铁州的怨军将校稍有亮眼表现,他的名字叫做郭药师。

    持续的战争,磨练了很多人,也包括辽国的掌舵人耶律延禧。

    这次战败后,其人没有再推过于他人,而是下诏罪己。

    随后,派遣夷离毕查剌与大公鼎到诸路募兵。

    又以平定董庞儿有功的西京留守萧乙薛为北府宰相,

    并以东北路行军都统奚霞末为知奚六部大王事。

    从事后的历史进程看,耶律延禧这半年的一系列举动,还是可圈可点的,

    但皇帝迟来的振作,换不来早已山河日下的国势。

    从几十年前,其祖父耶律洪基长期的怠政和荒唐用人开始,

    大辽就已经开始进入灭亡倒计时了。

    这一历史进程,非天资绝艳者,难以阻止些许,

    更不是资质一般的耶律阿果(耶律延禧小名阿果)可以扭转的。

    相比起战火纷飞,混乱不堪的北疆,南面的大宋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在通真先生林灵素的主持下,大宋的本土教派道教的传教事业,

    取得了道祖后人建立的王朝——李氏大唐都未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不仅将外来教派——释教踩在了脚下。

    甚至,与一统华夏意识形态千年的儒教,也能平分秋色——

    朝廷不仅广封道教官员,

    还在州学、县学中,设置道学课程,

    跟别论皇帝亲自出任教主,

    道教在大宋已经是真正登堂入室了。

    “焚指炼臂,舍身以求正觉”的昊天玉皇上帝之元子长生大帝大霄帝君,教主道君皇帝赵佶的人间道国已经初具雏形。

    就连冀州三山段黄河之水,也知趣的再次清澈见底。

    但颇为讽刺的是,在这神迹频现、天地同庆的当口上,

    教主道君皇帝的两位妃子宋贵妃和王贵妃却先后薨逝,

    宰执何执中、刘正夫也相继去世。

    何执中还好说,毕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早过古来稀之年。

    但只有五十六岁的刘正夫,怎么看都应该处在宰执重臣的黄金年龄。

    而两位贵妃更是正值盛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英年早逝。

    在重臣、贵妃相继凋零的噩耗之外,

    大宋还死了一位神通广大的神仙——冲隐处士、通妙先生王仔昔死在了狱中。

    知道内情的,皆言其人倨傲而戆,皇帝待以客礼,其人持宠而娇,遇宦者若僮奴,

    又欲群道士宗己,为正得宠的林灵素所忌,

    林灵素乃与内侍冯浩诬以言语怨望,将王仔昔囚之东太一宫弄死。

    但世人愚昧,怎知道其中曲折?

    大宋这几年,神仙大能辈出,

    东京城中百姓亲眼见到有封号,受天子师礼代之的就不下十人,

    死的稀里糊涂的,这两年便有王老志、王仔昔等人。

    飞天遁地、知古通今的神仙都能死,真是让人唏嘘。

    一系列的变故,让赵佶的人间道国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还不算,又一桩祸事降临。

    腊月初一大朝会,天地异象显现——有星如月!

    这种突然出现的大亮度星,

    当然不是常挂夜空的各种星宿,而是预示灾祸的流星。

    五更天,就在一众等待大朝会的臣子注视下,

    流星始出,大而赤,去地二丈,

    方位西北!

    星出西北,主兵!!!

    长生大帝赵佶被自己神界之父昊天的一系列示警给吓着了,

    赶紧进行各种沟通玉皇上帝的“感天”活动。

    先是下诏“湖北民力未舒,胡耳西道可罢进筑”。

    又在明堂举行大规模祭祀,赦免全国。

    随即放出宫女六十八人。

    改地名乃是常规操作,下诏重置醴州,并升石泉县为军。

    人事上,当然也要有重大调整。

    任命薛昂为特进,

    守丧未满三年的郑居中被夺情重新起用。

    任命余深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白时中为中书侍郎。

    关键时刻,当然不能没有大宋的定海神针,

    天子诏“太师、鲁国公蔡京五日一朝,次赴都堂治事,恩礼宠数,并如旧制”。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