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行围”,原本就有“军事演习”的意味。在入关前尤其如此。这次更是有意在黄骅面前炫耀八旗武力,所以军兵无不全身披挂,刻意显示军队的战力。
皇太极就近处暗暗注视黄骅的反应――他在塘报和奏折中已经知道大澳人的战力远在明军之上,在多智岛上的冲突里,镇江堡的八旗精锐被孤悬岛上,人数上完全处于劣势的大澳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对方不但在火器十分厉害,而且战斗时候进退有据,纪律严明,堪称难得的精锐。
现在再看黄骅,虽然他脸上颇有震惊之色,但是却无一丝忧虑或者畏惧,当巴雅喇兵骑射的时候,此人的嘴角甚至还露出一点蔑视的笑意。
皇太极一贯以八旗战力之强自诩,尤其是参加围猎的都是各旗精锐,很多是巴雅喇兵。在野战中,一二百巴雅喇精兵的冲锋就能杀得十倍以上的明军溃不成军,以一当十根本不算媳。
眼见这位黄使者固然被八旗精兵表现出来的气势有所震慑,但是总体看来似乎完全不以为意。
这倒奇了,莫非他们也有武功赫赫的军队?皇太极暗暗寻思,不过,手中关于大澳人的消息实在太少了。他在燕京有不少探子,但是搜集情报都集中在军政方面,又以朝堂上的消息为主,澳洲货虽然在燕京很出名,但是澳洲人可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就连当初在海南岛的惨败,也只是说“髡贼”,而且按照邸报,髡贼虽然打败了明军,但是在广州城下已经被打败,逃回海上去了。皇太极一时半会还没法把二者联系起来。
看他带来的二十名亲兵,模样倒是颇为精悍,只是他们全身上下除了佩刀就两支短铳,身上似乎也没有穿贴身的护甲,看样子骑术也不甚高明,。
他叫来一个近侍,轻声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几声号角响起,只见一头野猪从树丛中冲了出来,后面几十名巴雅喇一起挥刀策马,发出呐喊一路追了过来。
野猪在猎人的驱赶下,慌不择路,直接朝着黄骅等人所在的地方而去,这野猪是积年的老魈猪,体重力沉,亮着两颗发了黄的獠牙,脖颈上鬃毛倒树,一看就让人毛骨悚然。
黄骅虽然自称“什么都见识过”,但是眼见着这头看上去大得吓人的野猪――他见过猪是只有生命周期12个月的肉猪――气势汹汹的扑了上来,顿时就慌了手脚,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他近旁的卫兵都是受过严格保卫训练的,16人立刻分成两列,横排在他前面,第一列佩刀出鞘,第二列抽出手枪打开枪机,瞬间就做好了拦截野猪的准备。另外4人则做好了一旦野猪冲破拦阻就掩护首长逃走的准备。
皇太极并不愿意真正惊吓或者伤害这位大澳使者,眼见野猪已经逼近,附近的骑兵一拥而上,箭射枪戳,瞬间就把这野猪了了账。
围猎结束之后,黄骅由礼部官员送回沈阳,在驿馆内休息。第二天,有户部官员来和他正式谈判互市的细节问题。
对满清贸易中,元老院内部的细节争议较大的就是满清的信用问题。
满清的贸易信用在历史上很不好,持强凌弱,强买强卖的意味很浓。有时候干脆“赊账”。朝鲜李朝深受其害,因而怎么保证贸易的安全和对方支付就成为贸易中的重要一环。
设立设防的贸易堡垒就是最合适的办法。这一贸易堡垒也可以用来充当对满清展开情报活动的工作站和未来发起武力进攻的前进基地。
旅顺曾经是他们考虑过得地点,但是旅顺距离满清的统治核心区很远,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作为军事基地不错,作为贸易口岸未免太过偏僻。
因而最终决定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占领獐子岛作为设防的贸易口岸。由t800等货船将货物运送到这里再由较小的船只转运进入鸭绿江。从满清方面获得的人口、马匹和物资也可以暂时囤放在岛上。
獐子岛目前在东江军的控制之下,不过散布在诸岛上的东江军在岛屿上都未修建城寨等防御设施,主要靠大海作为天然的屏障,对于缺乏水军和船只的八旗是障碍,对于伏波军则不然。派遣军司令部估计,只要派出一个连的海兵登陆即可占领獐子岛,
既然原本就要吞并东江,那么原先在东江控制下的各个辽海岛屿一并接受过来也是计划中的事情。
双方经过商议,最后达成协议:双方的互市地点设在镇江堡前鸭绿江中的多智岛上。互市间隔暂定为六个月一次,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增加次数。
互市的商品,临高方面销售:食盐、纸张、棉布、中成药、铁制农具、铠甲、济州岛产弓箭。至于满清方面强烈要求的粮食和火炮,暂时搁置“再议”。黄骅估摸着,卖攻城炮的问题不大,但是卖粮食的可能姓极低。毕竟粮食转运成本太大,而他们需要养活的人口也愈来愈多,即使一石粮食能卖出十倍的利润,对企划院来说也实在划不来。
大致来说,满清方面需要的货物和对外情报局、商业部的估计差不多,主要集中的必要的民生曰用品和武器方面,目录上罗列的许多商业部门认为有可能销售的商品,全部被排除在外,包括曾经被认为可能销售大宗商品:食糖、辣椒酱和白酒都被直接pass。这不免让黄骅有点失望。
在满清方面的支付上,双方起了一些争议,户部启心郎想要说服黄骅主要接受人参、毛皮作为支付手段。从贸易角度来看,人参、毛皮都是暴利产品,在关内市场的价格非常高,利润可观。一斤人参即使按照满清对李朝的“强卖价”也不过16两银子,到了关内每斤至少50两。但是这东西的出口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满清和朝鲜的贸易中往往一次能够输出1000斤以上的人参,但它们之间的互市贸易本身并不频繁,很可能是一二年才能攒出这么多干参。再者这种奢侈品本身的消费群体非常小,一旦大量输入势必造成价格暴跌,所谓的利润也就不那么大了。
至于卫生部则对输入毛皮表示担心――貂、水獭、狐狸等东北输出的常见毛皮兽的毛皮很可能会成为鼠疫的传播媒。单纯的鹿皮、野猪皮之类倒可以接受。
因而黄骅对此的反应是:满清方面要么直接支付金银,如果不足的话可以用其他特产来支付。人参和毛皮不能占太高的比例,只能作为补充。他提出满清方面应该主要支付人口、马匹作为偿价。也可以用诸如如蜂**、山货和木材等作为补充。
在双方大致达成了贸易品种之后,又对商品的价格展开了讨论。由于八旗贵族向来将掳获来得生口视为“奇货可居”,对有意赎身的俘虏无不漫天开价。李朝在丙子胡乱之后被迫在往盛京送去人质,设立了朝鲜馆。朝鲜馆经常要为李朝官员赎取被掳掠而去的亲朋好友,八旗贵族往往开出高价,一个俘虏赎金一百两甚至三五百两都很常见。有时候甚至朝鲜馆并无赎人的打算,八旗亲贵也会强迫朝鲜馆赎人。价格自然更是高得离谱。
现在黄骅是要贸易,对方的开价势必要影响到己方的报价,如果对方一个俘虏卖50两,一匹马卖500两,那么他卖食盐也得卖10两一斤。
经过一番漫天开价就地还钱的讨论之后,双方逐一敲定了每种商品的价格。黄骅在某些商品上做出了些让步,但是对临高销售的拳头商品铠甲上却是寸步不让:坚持按照每套全身甲200两,简化版半身甲150两进行销售。
这个价格商业部认为并不贵,以这些铠甲说能达到的防御效果和轻负载来说,在本时空是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的。虽然满清自己也能生产质量相当不错的铠甲,但就其成本来说,建立大量低技术水平的铁匠铺依靠劳动密集化的专职生产,花费的工时极多,成本恐怕比从临高买便宜不了多少。更别说还有悬殊的质量差异。工业化批量产品在成本和质量对手工业产品往往享有双重优势。
除了临高出口的基本货物之外,满清还要求临高方面提供大量的铁锅和茶叶。表示有多少愿意买入多少。黄骅知道这是满清方面对蒙古贸易的需求。大明长期对蒙古进行贸易控制,对铁器流入有严格的管控,蒙古诸部惨到箭头只能用骨制,牧民曰常需要便于携带的铁锅成了奇货可居的贸易商品。
只要有铁锅和茶叶就能从蒙古换来足够的马匹,比之于要一刀一枪厮杀,劳师远征才能夺取到人口,满清从蒙古地区获得马匹要容易多了。未完待续。
皇太极就近处暗暗注视黄骅的反应――他在塘报和奏折中已经知道大澳人的战力远在明军之上,在多智岛上的冲突里,镇江堡的八旗精锐被孤悬岛上,人数上完全处于劣势的大澳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对方不但在火器十分厉害,而且战斗时候进退有据,纪律严明,堪称难得的精锐。
现在再看黄骅,虽然他脸上颇有震惊之色,但是却无一丝忧虑或者畏惧,当巴雅喇兵骑射的时候,此人的嘴角甚至还露出一点蔑视的笑意。
皇太极一贯以八旗战力之强自诩,尤其是参加围猎的都是各旗精锐,很多是巴雅喇兵。在野战中,一二百巴雅喇精兵的冲锋就能杀得十倍以上的明军溃不成军,以一当十根本不算媳。
眼见这位黄使者固然被八旗精兵表现出来的气势有所震慑,但是总体看来似乎完全不以为意。
这倒奇了,莫非他们也有武功赫赫的军队?皇太极暗暗寻思,不过,手中关于大澳人的消息实在太少了。他在燕京有不少探子,但是搜集情报都集中在军政方面,又以朝堂上的消息为主,澳洲货虽然在燕京很出名,但是澳洲人可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就连当初在海南岛的惨败,也只是说“髡贼”,而且按照邸报,髡贼虽然打败了明军,但是在广州城下已经被打败,逃回海上去了。皇太极一时半会还没法把二者联系起来。
看他带来的二十名亲兵,模样倒是颇为精悍,只是他们全身上下除了佩刀就两支短铳,身上似乎也没有穿贴身的护甲,看样子骑术也不甚高明,。
他叫来一个近侍,轻声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几声号角响起,只见一头野猪从树丛中冲了出来,后面几十名巴雅喇一起挥刀策马,发出呐喊一路追了过来。
野猪在猎人的驱赶下,慌不择路,直接朝着黄骅等人所在的地方而去,这野猪是积年的老魈猪,体重力沉,亮着两颗发了黄的獠牙,脖颈上鬃毛倒树,一看就让人毛骨悚然。
黄骅虽然自称“什么都见识过”,但是眼见着这头看上去大得吓人的野猪――他见过猪是只有生命周期12个月的肉猪――气势汹汹的扑了上来,顿时就慌了手脚,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他近旁的卫兵都是受过严格保卫训练的,16人立刻分成两列,横排在他前面,第一列佩刀出鞘,第二列抽出手枪打开枪机,瞬间就做好了拦截野猪的准备。另外4人则做好了一旦野猪冲破拦阻就掩护首长逃走的准备。
皇太极并不愿意真正惊吓或者伤害这位大澳使者,眼见野猪已经逼近,附近的骑兵一拥而上,箭射枪戳,瞬间就把这野猪了了账。
围猎结束之后,黄骅由礼部官员送回沈阳,在驿馆内休息。第二天,有户部官员来和他正式谈判互市的细节问题。
对满清贸易中,元老院内部的细节争议较大的就是满清的信用问题。
满清的贸易信用在历史上很不好,持强凌弱,强买强卖的意味很浓。有时候干脆“赊账”。朝鲜李朝深受其害,因而怎么保证贸易的安全和对方支付就成为贸易中的重要一环。
设立设防的贸易堡垒就是最合适的办法。这一贸易堡垒也可以用来充当对满清展开情报活动的工作站和未来发起武力进攻的前进基地。
旅顺曾经是他们考虑过得地点,但是旅顺距离满清的统治核心区很远,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作为军事基地不错,作为贸易口岸未免太过偏僻。
因而最终决定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占领獐子岛作为设防的贸易口岸。由t800等货船将货物运送到这里再由较小的船只转运进入鸭绿江。从满清方面获得的人口、马匹和物资也可以暂时囤放在岛上。
獐子岛目前在东江军的控制之下,不过散布在诸岛上的东江军在岛屿上都未修建城寨等防御设施,主要靠大海作为天然的屏障,对于缺乏水军和船只的八旗是障碍,对于伏波军则不然。派遣军司令部估计,只要派出一个连的海兵登陆即可占领獐子岛,
既然原本就要吞并东江,那么原先在东江控制下的各个辽海岛屿一并接受过来也是计划中的事情。
双方经过商议,最后达成协议:双方的互市地点设在镇江堡前鸭绿江中的多智岛上。互市间隔暂定为六个月一次,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增加次数。
互市的商品,临高方面销售:食盐、纸张、棉布、中成药、铁制农具、铠甲、济州岛产弓箭。至于满清方面强烈要求的粮食和火炮,暂时搁置“再议”。黄骅估摸着,卖攻城炮的问题不大,但是卖粮食的可能姓极低。毕竟粮食转运成本太大,而他们需要养活的人口也愈来愈多,即使一石粮食能卖出十倍的利润,对企划院来说也实在划不来。
大致来说,满清方面需要的货物和对外情报局、商业部的估计差不多,主要集中的必要的民生曰用品和武器方面,目录上罗列的许多商业部门认为有可能销售的商品,全部被排除在外,包括曾经被认为可能销售大宗商品:食糖、辣椒酱和白酒都被直接pass。这不免让黄骅有点失望。
在满清方面的支付上,双方起了一些争议,户部启心郎想要说服黄骅主要接受人参、毛皮作为支付手段。从贸易角度来看,人参、毛皮都是暴利产品,在关内市场的价格非常高,利润可观。一斤人参即使按照满清对李朝的“强卖价”也不过16两银子,到了关内每斤至少50两。但是这东西的出口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满清和朝鲜的贸易中往往一次能够输出1000斤以上的人参,但它们之间的互市贸易本身并不频繁,很可能是一二年才能攒出这么多干参。再者这种奢侈品本身的消费群体非常小,一旦大量输入势必造成价格暴跌,所谓的利润也就不那么大了。
至于卫生部则对输入毛皮表示担心――貂、水獭、狐狸等东北输出的常见毛皮兽的毛皮很可能会成为鼠疫的传播媒。单纯的鹿皮、野猪皮之类倒可以接受。
因而黄骅对此的反应是:满清方面要么直接支付金银,如果不足的话可以用其他特产来支付。人参和毛皮不能占太高的比例,只能作为补充。他提出满清方面应该主要支付人口、马匹作为偿价。也可以用诸如如蜂**、山货和木材等作为补充。
在双方大致达成了贸易品种之后,又对商品的价格展开了讨论。由于八旗贵族向来将掳获来得生口视为“奇货可居”,对有意赎身的俘虏无不漫天开价。李朝在丙子胡乱之后被迫在往盛京送去人质,设立了朝鲜馆。朝鲜馆经常要为李朝官员赎取被掳掠而去的亲朋好友,八旗贵族往往开出高价,一个俘虏赎金一百两甚至三五百两都很常见。有时候甚至朝鲜馆并无赎人的打算,八旗亲贵也会强迫朝鲜馆赎人。价格自然更是高得离谱。
现在黄骅是要贸易,对方的开价势必要影响到己方的报价,如果对方一个俘虏卖50两,一匹马卖500两,那么他卖食盐也得卖10两一斤。
经过一番漫天开价就地还钱的讨论之后,双方逐一敲定了每种商品的价格。黄骅在某些商品上做出了些让步,但是对临高销售的拳头商品铠甲上却是寸步不让:坚持按照每套全身甲200两,简化版半身甲150两进行销售。
这个价格商业部认为并不贵,以这些铠甲说能达到的防御效果和轻负载来说,在本时空是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的。虽然满清自己也能生产质量相当不错的铠甲,但就其成本来说,建立大量低技术水平的铁匠铺依靠劳动密集化的专职生产,花费的工时极多,成本恐怕比从临高买便宜不了多少。更别说还有悬殊的质量差异。工业化批量产品在成本和质量对手工业产品往往享有双重优势。
除了临高出口的基本货物之外,满清还要求临高方面提供大量的铁锅和茶叶。表示有多少愿意买入多少。黄骅知道这是满清方面对蒙古贸易的需求。大明长期对蒙古进行贸易控制,对铁器流入有严格的管控,蒙古诸部惨到箭头只能用骨制,牧民曰常需要便于携带的铁锅成了奇货可居的贸易商品。
只要有铁锅和茶叶就能从蒙古换来足够的马匹,比之于要一刀一枪厮杀,劳师远征才能夺取到人口,满清从蒙古地区获得马匹要容易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