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言情 > 小宋腾龙
文 / 东风暗刻

正文 第699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小宋腾龙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韦皇后欢欣的说,“说秉懿秉懿就来了,快让她进来!”

    邢秉懿进来给两位长辈施礼,韦皇后不停的问寒问短,问她夜里是不是没睡好,怎么越发憔悴了,一时间,邢秉懿竟然插不进话。

    还是道君轻轻的咳了一下,韦皇后才稍稍住声。

    邢秉懿道,“昨天同雁翎张秾出去开荒,听说金国使者来了,怕太上要有什么花销,就起早来问问,回去立刻准备。”

    昨天道君就派人去找邢秉懿了,没找到人,内侍回禀他,不但邢娘子不在驿馆,另两位掌钥匙的也看不到踪影。

    此时道君冰释前疑,不觉想起了前些日子使气,花钱故意绕开邢秉懿,当着她的面叫张秾。

    他有些自责,对她道,“九哥好不容易回来了,秉懿你要多陪陪他,老夫是担心你累垮了,此次花钱你就把住个大数目,具体事还叫张秾去办。”

    韦皇后说,“我也是这么想,怕你太累了。”又问她钱够不够。

    邢秉懿说,“五哥在饶州铸钱,临安的银钱正在铸,钱不成问题,”说着,便从袖中亮出来三枚白亮的银钱呈上去,“请太上过目。”

    道君接钱在手中细看,彼此又说了几句话,将前几日的不快遮过,邢秉懿很高兴的告辞回来陪九哥,将钱库的钥匙又交给张秾。

    ……

    这日早朝,道君接见金国议和的使者时,尹待檄和兀颜彤领着的五百名持剑士,正奔驰在真州去往汴梁的大道上,马匹四蹄翻飞,呼出一团团的白气。

    刘平叔在陕西得了两万匹好马,剑士出行不成问题。

    想不到才短短的半年功夫,两国的人马都聚集到淮西去了,淮北地方都消停下来,此时坚城清野之令未解,议和之事不被普通民众知道,又是春情实在太晚,旷野中罕见人影。

    尹待檄拿着康王密令,策马飞奔,脚下被雪的土地硬邦邦了无生气,使他顿时生出前无古人之感。

    他在马上诵道:“长空不倦日,远道笃行人。光阴如逝水,只会涨精神!”

    兀颜彤驭马熟练,腰里挎着一口铁剑,与康王在真州分手的那一刻她突然涌出过强烈的依恋,他回首挥别的一幕又浮现出来。

    要议和,唐古慧儿才能以皇后的身份返回上京,兀颜彤估计唐古慧儿求之不得,唐古慧儿在上京还有些根基,赵桓死了,留在汴梁也没什么想头。

    兀颜彤虽然顶着元妃的名义回去,她就是回胡里改寻找家人的,找到家人以后,她决心设法回到康王身边来,她喜欢在康王身边的这段日子,喜欢能产生出《离骚》这样美妙诗句的地方。

    估计那时金宋已议和成功,应该没什么难度。

    分手很匆忙,康王把有限的时间都放在与尹先生的密语上,很少同兀颜彤说什么,不过兀颜彤总觉得,康王只给五百剑士,到了上京不够用。

    五百剑士与平时的装备不一样,平时三人里只有一人带箭,此时人人都带着弓箭,但五百人在上京能干的了什么。

    兀颜彤知道完颜宗干这个人,他是阿骨打的庶长子,庶的卑微和长的尊贵常会造就一个矛盾的人格,他做了摄政王和做了皇上没什么区别,吴乞买的皇后和元妃突然跑回去他不可能太高兴。

    兀颜彤路上就能想到这么多,即便有些担忧,也被思念家人的憧憬打断。

    一听尹先生吟出这样的诗句,兀颜彤一边飞驰一边让他给解释解释。

    尹待檄说,人要像天上不知疲倦的太阳一样,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永远的行走在漫漫的征途上,而且并不只是要得到什么,所得都会被时光带走,最终只能留下一种精神。

    兀颜彤说,“有了精神的土地叫人想念,没有精神的土地叫人厌倦。”

    尹待檄听了说,“彤妃娘子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居然启发了老夫的认知。”

    兀颜彤连忙请先生细讲。

    他说,“种子各具本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以纯正为贵。土地只有肥瘠和净芜之别,所以它以纯净为贵,彤妃娘子所说的精神,是在这地上不停清理杂芜的无形之手啊,你说有了精神的土地叫人想念,那是她保持着高贵的纯净,这是人道也是天道。”

    兀颜彤忽然沉默起来。

    康王一听要议和,没有犹豫的决定送唐古慧儿回金国,说到让兀颜彤回国时他同样没有片刻犹豫,在一起这么久,兀颜彤一点没令康王想念和留恋吗?

    在随州他们匆匆遇到岳大帅,康王和岳大帅正经事都说不过来,兀颜彤留意过,他们根本没功夫说兀颜彤在郾城偷刺岳大帅的事。

    以前她极得吴乞买之宠,地位仅次于唐古慧儿,如果把她比作土地的话,吴乞买就是阻挡了康王迈步的一大株令人讨厌的杂草。

    在路上,尹待檄一提到唐古慧儿就称她为“皇后”,对兀颜彤却一次不称呼她“元妃”,兀颜彤马上要回国了还总是称呼她为“彤妃娘子”,只有这个让兀颜彤还有点安慰。

    只要康王议和成功,兀颜彤不论北去,找人还是南归都不必太担心。

    ……

    建康大内,上上下下气象森严而且庄严,道君皇帝开早朝,要隆重接见金国派来的议和使者杜公美。

    这里比临安天眷大宅的青石台子气派多了,文武大员站在陛阶之下,班序整齐,个个肃穆的不苟言笑。

    看着杜公美昂首挺胸的走上来,没一个人对他有好感,都觉着他是曾经的宋臣却挂着金人的服饰,金人不像金人宋人不像宋人,不像人。

    没有人搭理他,杜公美也目不旁视,知道许多人心里想什么,燕京三司使的新身份高过了这里一大半人。

    以前他遇见大宋的官家,还要保持由内而发的谦恭,行礼时也要庄重到一丝不苟,而此时他是外使是外臣,行礼要不卑不亢。

    他朝着道君行金国的礼,举动中有点轻漫,他从秦会之那里知道,道君在没听到他消息时,便提起了议和,大宋更希望罢战。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