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还有将近十万的神策军,这支军队是中央军的主力,前身是边军,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在京城这个安乐窝里腐化了,但战斗力还是有的,全力守个潼关问题应该不大。
但这支军队控制权不在僖宗李儇的手上,在他的“阿父”田令孜手里。
洛阳被围的时候李儇已经嘱咐过田令孜:“卿且为朕发兵守潼关。”并于当天在神策军营中检阅将士。
现在东都洛阳已经陷落了,随后陷落的还有虢州,守潼关的军队还没有从长安城出发。
这段时间他们在等什么呢?田令孜在给走后门的贵族们留时间。
因为唐朝的神策军待遇优厚,还不用打仗,所以成了京城贵族子弟的乐园,官宦大臣们都托后门找关系把自己家族的后生们安排到军中去。
现在神策军要开拔去打仗了,这些贵族老爷们慌了,又忙着满大街给自己的后代们找替身,把街上的乞儿、流浪汉抓进兵营替换出那些贵族子弟。
对此田令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部队开拔的时候东都洛阳已经陷落好几天了。
这些由乞丐、流浪儿组成的军队有两千人,他们好多连武器都不会用。田令孜是可恨的,他把神策军中最精锐的主力留在了身边,只派了一小波散兵游勇去守潼关,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想着守潼关,也没有要守长安的意思,他已经安排好了退路,提前把自己的兄弟们安排到四川去做节度使,他要带着僖宗皇帝奔蜀。
皇帝西奔的戏码在大唐历史上上演过很多次,最有名的是唐玄宗李蛮。玄宗皇帝开了个好头儿,他的子孙们有样学样,对这项运动乐此不疲。
这支两千人的队伍还是出发了,领军的将领是张承范,等待张将军去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先不谈打仗的事,首先这支军队怎么走到潼关都成问题,因为军队没有给养。你没有看错,田令孜根本没有给他们发粮食。
还好长安和潼关距离并不太远,而且百姓们听说草军要打过来了,都已经四散逃走,沿途的城镇都已是空城。军队走到华州(今陕西华县)的时候在仓库里找到了一点粮食,勉强够这支军队三天食用。
三天后部队赶到了潼关。
然后这两千兵丁饿着肚子修工事,等着黄巢到来。
在这里我们要为张承范和这两千流浪儿组成的军队点赞,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没有一哄而散简直是奇迹。
他们很惨,比他们更惨的人在潼关脚下。
潼关外的军队是从前线退下来的,领军的将领是大唐泰宁节度使,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他有两个职位,所以官职有点长,但他是个实在人。
在中原各大藩镇都给黄巢让路的时候齐克让和黄巢交上了火,和对方打了好几场接触战,但没打过,这位仁兄缺兵少粮,好几次向朝廷请求支援都没有得到回复。现在,他退到潼关来了,还在想着为天子守门户。
在张承范抵达潼关的当天,黄巢的草军先锋就到了,齐克让率兵与对方打了一场,赢了,草军退去。但不久之后黄巢率领军队主力抵达潼关。
草军人很多,漫山遍野都是他们白色的旗帜,黄巢听说先锋受挫很是恼火,他亲自上阵,率领草军主力与齐克让死磕,双方从中午打到晚上,最后鸣金收兵。
我们要声明一点,齐克让和麾下士兵是饿着肚子在打仗,退出战丑他们筋疲力尽,无力再战,夜深的时候齐克让烧毁自己的营栅,领兵撤退了。
他这一退,就把禁沟给暴露了出来。
禁沟是黄河冲刷出的一条深沟,它在潼关的旁边,这条沟在汉朝潼关初建的时候是不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通过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形成一条陡峭的深沟,河岸上也可以供人通行,这就是禁沟。
为什么叫作禁沟呢,因为通过这条沟可以直达秦岭,通到武关,这样一来潼关就成了摆设,失去了其关卡的意义,所以这条沟是禁止人通行的,是为禁沟。
日常不让人通行,战争年代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黄巢派出了一支偏师,通过禁沟绕到了潼关身后,打算前后夹击。
张承范手里的军兵不够,守潼关都难,哪还有精力去守禁沟?现在他要独自领兵对抗黄巢,感到压力山大,火速向朝廷上书告急,要求增兵:“急征兵以救关防,则高祖、太宗之业庶几犹可扶持,使黄巢继安禄山之亡,微臣胜哥舒翰之死!”
信中提到的哥舒翰就是《哥舒歌》中的主角:“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翰是员猛将,安史之乱的时候在潼关战死。可怜的张承范以哥舒翰自比,想要为大唐尽忠,他不知道现在长安城中的皇帝已经做好逃往四川的准备了,他是个弃子,在朝廷眼中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李儇、田令孜们赢得逃跑的时间。
战斗打响了,从半夜开战一直打到第二天夜晚,战况很是惨烈,守城的**箭射完了就往下扔石头,张承范带领着两千流浪儿组成的军队硬是扛住了黄巢的进攻。
黄巢不想让**休息,他利用草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展开车轮战,前一波进攻刚被击退下一波进攻又开始了,战斗仍在继续,从夜晚又打到了第三天早上。
期间黄巢驱赶百姓攻关,用他们的尸体填平了潼关前的禁沟,并放火烧关。
张承范的军队已经连续作战六天,他们支持不住了,在打退敌军进攻后他们眼睁睁看着另一波草军又攻过来了,而远处更多的草军正在列阵,自己的身后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他们绝望了,绝望之后是溃退。
这时候黄巢的偏师出现在潼关身后,前后夹击之下,张承范放弃防守,换上士卒的衣服后带领残部撤出潼关。
齐克让、张承范帅兵在潼关抵御黄巢大军六日,六日后潼关易手,长安门户大开!
张承范一路西退,逃到野狐泉的时候碰到了朝廷派来的援军,扼腕叹道:汝来晚矣!
在黄巢攻打潼关的时候唐僖宗李儇做了一件事,他册封黄巢为“天平节度使”,这个职位是黄巢当年在广州的时候问李儇讨要的,当时李儇不许,现在要强塞给人家,然而对方却不要了。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黄巢野心更大了,或者说一直很大,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一镇节度了,他要的是整个天下,他要盗走李唐王朝的“神器”!
李儇逃走了,他是被田令孜裹挟走的,和他一起走的有四位亲王、几位嫔妃,还有五百精锐神策军护驾。
李儇没有通知宰相们,没有通知百官,没有通知宗室贵族,没有通知其余的神策军,甚至没有走正门,他是偷偷走的,因为他的“阿父”田令孜认为逃跑的时候人越少越好。
人当然是越少越好,因为人越少就越没有人和自己争权,到了四川后还是他田令孜的天下。
至于战败的责任,田令孜推给了宰相卢携,李儇贬卢携为太子宾客,这位宰相激愤难当,回家后仰药(服毒)而死。
由于没有了统一指挥,长安附近被抛弃的神策军一哄而散。
黄巢被百官迎入了长安,长安他之前来过很多次,怀揣着梦想或者愤怒,他曾写过一首诗,要让“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在他做到了,他坐着镶金嵌银的铜舆领着百万雄师开进长安,身边的卫士都身披锦绣,招摇过市莫过于此。
现在的黄巢意气风发,他已经把长安踏在脚下,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他还要登基做皇帝!这是一个盐贩的逆袭,以前高不可攀的王侯公卿们都在弯腰向他行礼,现在没有人再嘲笑他是“盐贩子养的”,当年科举考试没有走通的路他用另一种方式走通了,虽然走来的路上是尸山血海!
黄巢满意了,他知足了!他感觉人生一世,莫过于此。
所以他犯了错误,他没有第一时间去追击大唐皇帝李儇,给了后者召集诸侯勤王的机会。
他虽然在进城时约束士兵,告诉长安市民:“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当时甚至有士兵拿出自己抢夺的财物分给市民,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两天后长安城就发生了大范围的劫掠,这些大兵们“杀人满街,巢不能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巢对义军控制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他们是因为利益而聚集到一起的。
我们还可以看出黄巢对自己施行的一些政策并没有坚持到底的习惯。转战南方时他想求访文人,但当被抓来的文人不入伙时他就大开杀戒,因此他的身边到现在也没有像样的文臣辅助;
从广州起兵北伐时他要修明政治,禁止官吏贪污,但最后也没有施行;
现在他攻破了长安城,想要保境安民,但最终还是默许了士兵的劫掠。
黄巢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项可以上得了台面的政治主张,他在打乱仗。
经过这一场洗劫,长安城的大唐宗室几乎被杀光,“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乱兵占据豪宅,淫**女,他们还没收富家财产,号称“淘物”(还好不是淘宝),导致宫室中人连鞋子都没有,只能赤着脚走路。
在乱兵满城行凶的时候黄巢其实已经败了。
在入主长安的那一刻,黄巢几乎和唐僖宗李儇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整个天下以后是姓黄还是姓李完全取决于两个人接下来的作为,他们要比赛争取一样东西——民心。
李儇代表的朝廷虽然昏聩不堪,但他有大唐三百年基业的加持,百姓们还记着当年的贞观之治,还梦想着回到开元盛世时万国来朝的时代,民众对大唐还有幻想。
这时候的黄巢如果可以约束士兵(将军队驻扎在城外,或者去降服各路藩镇),继承李唐的政治遗产(百官都在城内,黄巢只留用了四品以下官员,也没有精心打理发掘人才),修明政治,体恤百姓,恢复生产,也许还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朝代,至少不会这么快的败亡。
但黄巢没有做正确的事情,他把入主长安当成了终极目标,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到长安还是和以前一样是来赶考的,只不过之前的考官是朝廷官吏,现在的考官是百姓。他不知道入主长安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思想的深度决定事业的高度,黄巢没有想那么多,他对长安城的乱象熟视无睹,他在筹备着一件大事——登基。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他享受着朝臣的朝拜,沐浴着别人敬畏的眼神,他更继承了唐王朝的后宫,每天和嫔妃们纵情享乐,醉生梦死。
相比之下唐僖宗李儇的日子很不好过,李儇先是逃到了兴元(今陕西汉中),感觉还不保险,短暂休整后他又逃到了成都。大家查看地图后就会发现长安(今西安)——兴元——成都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大唐的皇帝们只要是出逃都喜欢走这条路线,经济实惠且安全高效。
从小在长安城中长大的李儇深切体会到了旅途不易,出了门才知道还是家里好啊,但出来容易回去难。
李儇已经号召各路藩镇勤王了,让大家把黄巢赶出长安迎接自己回去,但各路兵老爷们大多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也有动的,长安失陷后,凤翔陇右节度使郑畋(曾做过宰相)收拢从长安逃散的几万神策军后迅速壮大了实力,他带兵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讨伐黄巢。
官兵一度进攻长安,黄巢听说官军来了,马上露怯,撤了出去,屯兵灞上。随后才知道打过来的只是一小股官军,于是杀了个回马枪,再一次攻取了长安。再次攻取长安的黄巢恼怒长安居民协助官军,于是纵兵屠杀,血流成河,草军称之为“洗城”,这番折腾下来繁华的长安城已经萧瑟不堪了。
接下来郑畋手下的武将李昌言兵变,赶走了郑畋,朝廷失去了唯一一路还算听话的藩镇。
现在的唐王朝已经失去了对各大藩镇的控制,黄巢攻取的不只是长安城,还借此摧毁了朝廷的威信。如果说之前的大唐是一个耄耋老人,他虽然行动迟缓但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有控制力的,那么黄巢就是给这位老人致命一击的人,把他直接打成了植物人,进而失去了对肢体的控制能力。
接下来,群雄逐鹿开始了!
但是大唐现在不会亡,拯救它的人还是出现了。
但这支军队控制权不在僖宗李儇的手上,在他的“阿父”田令孜手里。
洛阳被围的时候李儇已经嘱咐过田令孜:“卿且为朕发兵守潼关。”并于当天在神策军营中检阅将士。
现在东都洛阳已经陷落了,随后陷落的还有虢州,守潼关的军队还没有从长安城出发。
这段时间他们在等什么呢?田令孜在给走后门的贵族们留时间。
因为唐朝的神策军待遇优厚,还不用打仗,所以成了京城贵族子弟的乐园,官宦大臣们都托后门找关系把自己家族的后生们安排到军中去。
现在神策军要开拔去打仗了,这些贵族老爷们慌了,又忙着满大街给自己的后代们找替身,把街上的乞儿、流浪汉抓进兵营替换出那些贵族子弟。
对此田令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部队开拔的时候东都洛阳已经陷落好几天了。
这些由乞丐、流浪儿组成的军队有两千人,他们好多连武器都不会用。田令孜是可恨的,他把神策军中最精锐的主力留在了身边,只派了一小波散兵游勇去守潼关,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想着守潼关,也没有要守长安的意思,他已经安排好了退路,提前把自己的兄弟们安排到四川去做节度使,他要带着僖宗皇帝奔蜀。
皇帝西奔的戏码在大唐历史上上演过很多次,最有名的是唐玄宗李蛮。玄宗皇帝开了个好头儿,他的子孙们有样学样,对这项运动乐此不疲。
这支两千人的队伍还是出发了,领军的将领是张承范,等待张将军去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先不谈打仗的事,首先这支军队怎么走到潼关都成问题,因为军队没有给养。你没有看错,田令孜根本没有给他们发粮食。
还好长安和潼关距离并不太远,而且百姓们听说草军要打过来了,都已经四散逃走,沿途的城镇都已是空城。军队走到华州(今陕西华县)的时候在仓库里找到了一点粮食,勉强够这支军队三天食用。
三天后部队赶到了潼关。
然后这两千兵丁饿着肚子修工事,等着黄巢到来。
在这里我们要为张承范和这两千流浪儿组成的军队点赞,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没有一哄而散简直是奇迹。
他们很惨,比他们更惨的人在潼关脚下。
潼关外的军队是从前线退下来的,领军的将领是大唐泰宁节度使,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他有两个职位,所以官职有点长,但他是个实在人。
在中原各大藩镇都给黄巢让路的时候齐克让和黄巢交上了火,和对方打了好几场接触战,但没打过,这位仁兄缺兵少粮,好几次向朝廷请求支援都没有得到回复。现在,他退到潼关来了,还在想着为天子守门户。
在张承范抵达潼关的当天,黄巢的草军先锋就到了,齐克让率兵与对方打了一场,赢了,草军退去。但不久之后黄巢率领军队主力抵达潼关。
草军人很多,漫山遍野都是他们白色的旗帜,黄巢听说先锋受挫很是恼火,他亲自上阵,率领草军主力与齐克让死磕,双方从中午打到晚上,最后鸣金收兵。
我们要声明一点,齐克让和麾下士兵是饿着肚子在打仗,退出战丑他们筋疲力尽,无力再战,夜深的时候齐克让烧毁自己的营栅,领兵撤退了。
他这一退,就把禁沟给暴露了出来。
禁沟是黄河冲刷出的一条深沟,它在潼关的旁边,这条沟在汉朝潼关初建的时候是不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通过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形成一条陡峭的深沟,河岸上也可以供人通行,这就是禁沟。
为什么叫作禁沟呢,因为通过这条沟可以直达秦岭,通到武关,这样一来潼关就成了摆设,失去了其关卡的意义,所以这条沟是禁止人通行的,是为禁沟。
日常不让人通行,战争年代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黄巢派出了一支偏师,通过禁沟绕到了潼关身后,打算前后夹击。
张承范手里的军兵不够,守潼关都难,哪还有精力去守禁沟?现在他要独自领兵对抗黄巢,感到压力山大,火速向朝廷上书告急,要求增兵:“急征兵以救关防,则高祖、太宗之业庶几犹可扶持,使黄巢继安禄山之亡,微臣胜哥舒翰之死!”
信中提到的哥舒翰就是《哥舒歌》中的主角:“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翰是员猛将,安史之乱的时候在潼关战死。可怜的张承范以哥舒翰自比,想要为大唐尽忠,他不知道现在长安城中的皇帝已经做好逃往四川的准备了,他是个弃子,在朝廷眼中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李儇、田令孜们赢得逃跑的时间。
战斗打响了,从半夜开战一直打到第二天夜晚,战况很是惨烈,守城的**箭射完了就往下扔石头,张承范带领着两千流浪儿组成的军队硬是扛住了黄巢的进攻。
黄巢不想让**休息,他利用草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展开车轮战,前一波进攻刚被击退下一波进攻又开始了,战斗仍在继续,从夜晚又打到了第三天早上。
期间黄巢驱赶百姓攻关,用他们的尸体填平了潼关前的禁沟,并放火烧关。
张承范的军队已经连续作战六天,他们支持不住了,在打退敌军进攻后他们眼睁睁看着另一波草军又攻过来了,而远处更多的草军正在列阵,自己的身后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他们绝望了,绝望之后是溃退。
这时候黄巢的偏师出现在潼关身后,前后夹击之下,张承范放弃防守,换上士卒的衣服后带领残部撤出潼关。
齐克让、张承范帅兵在潼关抵御黄巢大军六日,六日后潼关易手,长安门户大开!
张承范一路西退,逃到野狐泉的时候碰到了朝廷派来的援军,扼腕叹道:汝来晚矣!
在黄巢攻打潼关的时候唐僖宗李儇做了一件事,他册封黄巢为“天平节度使”,这个职位是黄巢当年在广州的时候问李儇讨要的,当时李儇不许,现在要强塞给人家,然而对方却不要了。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黄巢野心更大了,或者说一直很大,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一镇节度了,他要的是整个天下,他要盗走李唐王朝的“神器”!
李儇逃走了,他是被田令孜裹挟走的,和他一起走的有四位亲王、几位嫔妃,还有五百精锐神策军护驾。
李儇没有通知宰相们,没有通知百官,没有通知宗室贵族,没有通知其余的神策军,甚至没有走正门,他是偷偷走的,因为他的“阿父”田令孜认为逃跑的时候人越少越好。
人当然是越少越好,因为人越少就越没有人和自己争权,到了四川后还是他田令孜的天下。
至于战败的责任,田令孜推给了宰相卢携,李儇贬卢携为太子宾客,这位宰相激愤难当,回家后仰药(服毒)而死。
由于没有了统一指挥,长安附近被抛弃的神策军一哄而散。
黄巢被百官迎入了长安,长安他之前来过很多次,怀揣着梦想或者愤怒,他曾写过一首诗,要让“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在他做到了,他坐着镶金嵌银的铜舆领着百万雄师开进长安,身边的卫士都身披锦绣,招摇过市莫过于此。
现在的黄巢意气风发,他已经把长安踏在脚下,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他还要登基做皇帝!这是一个盐贩的逆袭,以前高不可攀的王侯公卿们都在弯腰向他行礼,现在没有人再嘲笑他是“盐贩子养的”,当年科举考试没有走通的路他用另一种方式走通了,虽然走来的路上是尸山血海!
黄巢满意了,他知足了!他感觉人生一世,莫过于此。
所以他犯了错误,他没有第一时间去追击大唐皇帝李儇,给了后者召集诸侯勤王的机会。
他虽然在进城时约束士兵,告诉长安市民:“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当时甚至有士兵拿出自己抢夺的财物分给市民,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两天后长安城就发生了大范围的劫掠,这些大兵们“杀人满街,巢不能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巢对义军控制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他们是因为利益而聚集到一起的。
我们还可以看出黄巢对自己施行的一些政策并没有坚持到底的习惯。转战南方时他想求访文人,但当被抓来的文人不入伙时他就大开杀戒,因此他的身边到现在也没有像样的文臣辅助;
从广州起兵北伐时他要修明政治,禁止官吏贪污,但最后也没有施行;
现在他攻破了长安城,想要保境安民,但最终还是默许了士兵的劫掠。
黄巢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项可以上得了台面的政治主张,他在打乱仗。
经过这一场洗劫,长安城的大唐宗室几乎被杀光,“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乱兵占据豪宅,淫**女,他们还没收富家财产,号称“淘物”(还好不是淘宝),导致宫室中人连鞋子都没有,只能赤着脚走路。
在乱兵满城行凶的时候黄巢其实已经败了。
在入主长安的那一刻,黄巢几乎和唐僖宗李儇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整个天下以后是姓黄还是姓李完全取决于两个人接下来的作为,他们要比赛争取一样东西——民心。
李儇代表的朝廷虽然昏聩不堪,但他有大唐三百年基业的加持,百姓们还记着当年的贞观之治,还梦想着回到开元盛世时万国来朝的时代,民众对大唐还有幻想。
这时候的黄巢如果可以约束士兵(将军队驻扎在城外,或者去降服各路藩镇),继承李唐的政治遗产(百官都在城内,黄巢只留用了四品以下官员,也没有精心打理发掘人才),修明政治,体恤百姓,恢复生产,也许还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朝代,至少不会这么快的败亡。
但黄巢没有做正确的事情,他把入主长安当成了终极目标,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到长安还是和以前一样是来赶考的,只不过之前的考官是朝廷官吏,现在的考官是百姓。他不知道入主长安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思想的深度决定事业的高度,黄巢没有想那么多,他对长安城的乱象熟视无睹,他在筹备着一件大事——登基。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他享受着朝臣的朝拜,沐浴着别人敬畏的眼神,他更继承了唐王朝的后宫,每天和嫔妃们纵情享乐,醉生梦死。
相比之下唐僖宗李儇的日子很不好过,李儇先是逃到了兴元(今陕西汉中),感觉还不保险,短暂休整后他又逃到了成都。大家查看地图后就会发现长安(今西安)——兴元——成都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大唐的皇帝们只要是出逃都喜欢走这条路线,经济实惠且安全高效。
从小在长安城中长大的李儇深切体会到了旅途不易,出了门才知道还是家里好啊,但出来容易回去难。
李儇已经号召各路藩镇勤王了,让大家把黄巢赶出长安迎接自己回去,但各路兵老爷们大多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也有动的,长安失陷后,凤翔陇右节度使郑畋(曾做过宰相)收拢从长安逃散的几万神策军后迅速壮大了实力,他带兵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讨伐黄巢。
官兵一度进攻长安,黄巢听说官军来了,马上露怯,撤了出去,屯兵灞上。随后才知道打过来的只是一小股官军,于是杀了个回马枪,再一次攻取了长安。再次攻取长安的黄巢恼怒长安居民协助官军,于是纵兵屠杀,血流成河,草军称之为“洗城”,这番折腾下来繁华的长安城已经萧瑟不堪了。
接下来郑畋手下的武将李昌言兵变,赶走了郑畋,朝廷失去了唯一一路还算听话的藩镇。
现在的唐王朝已经失去了对各大藩镇的控制,黄巢攻取的不只是长安城,还借此摧毁了朝廷的威信。如果说之前的大唐是一个耄耋老人,他虽然行动迟缓但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有控制力的,那么黄巢就是给这位老人致命一击的人,把他直接打成了植物人,进而失去了对肢体的控制能力。
接下来,群雄逐鹿开始了!
但是大唐现在不会亡,拯救它的人还是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