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重振大明朝
文 / 万里高歌

第三百九十一章 潼关天险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就在洪承畴这边兵临汜水城下之时,西边从孙传庭处抽调的两万兵马,在由陈奇瑜的率领之下,已经与从川北各处抽调来的那两万兵马汇合在一起,正于潼关外不远的华阴城那里驻扎着,准备相机对潼关发起进攻,夺取这座险关要隘,打开官兵进军洛阳的西大门。

    而此时已经进驻了潼关的“老回回”马应元,仗着自己手中有六万人马,根本没有将关外的官兵放在心上。他自认为有着潼关险,官兵又没有长着翅膀,是根本不可能飞进来的。况且根据王嘉胤他们的,关外不过是些四川来的没打过仗的卫所兵,自己根本就不用害怕。

    所以马应元认为,潼关在自己手里,那绝对是万无一失的。就凭官兵这几万没打过仗的“雏儿”们,绝对不会是倚仗着险的自己的对手。因此自打进驻潼关之后,马应元每日里除了会到关上去走一圈,看看关外西边的情况。然后就回到府衙之中,跟自己的几个心腹酣畅痛饮,直至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不去处理各项事务,听取探子的回报。

    关外的陈奇瑜作为此次西路平乱兵马统帅,也是在想着要一战成功,尽快夺取潼关。可面对着这样一座经过上千年的战争洗礼,当真是易守难攻的关隘,陈奇瑜也是颇为头疼,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他手下的这四万兵马,那可比不了洪承畴的三大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光是川北来的那两万卫所兵,他已经看过了,这些年虽然川南都快打成了一团浆糊,却没怎么波及到川北。因此这些士卒尽管由于川南战事紧张,也被命令要抓紧训练备战。可他们终究还是敷衍了事的居多,大部分士卒依旧是疏于操练,不比潼关上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们会强多少。

    再看自己带来的这两万陕西兵,一年多来跟随着孙传庭四处征战,经过磨练,也确实有很大的提升。虽不敢是多么的精锐,可若是对付这些农民军,那还是十分有心得的。唯一可虑的就是如今关内的农民军不仅在兵力总数上要比自己多,而且他们还据有潼关险。自己这边全都是轻装疾行前来,并没有带什么重武器,故而想要攻打潼关,只怕确实难度不。

    虽陕西巡抚范景文原本是许了陈奇瑜,会将西安城头上的十余门本来是作为守城之用的火炮,先送过来交由他作攻城之用。不过此时却因为火炮沉重,再加上道路难行,这些火炮至今都还在路上,没有能够越。这种情况下,陈奇瑜知道自己多半还得靠着自己想办法才行了。

    潼关内的情况,已经有原本就潜伏在其中的东厂番子传递出来了消息,将大致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陈奇瑜。得知负责守卫潼关的主将是“老回回”马应元,这个人可是跟自己打过好几次交道的老对手了。对于他的能力和性格,陈奇瑜还是了解不少的,这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想要从他手中夺下潼关这么一座险,难度也确实不。

    思来想去,陈奇瑜觉得自己还是要从马应元的性格上去下手,这个人外表看着粗鲁莽撞,大大咧咧,似乎像个“莽张飞”,其实内心里还是十分狡猾的,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么多次的交手之中,都能全身而退了。不过他也有很明显的弱点,只要能抓住他的弱点来利用,那打下潼关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对付这样的人,陈奇瑜知道,自己得先想办法从他的弱点下手,让他上当,等他犯了错,自己才能够有机会抓住他的失误,从而一举将其击败。可这种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可就很困难了。自己是攻城的一方,各种动作都会暴露在野外,又该怎么做才能够让马应元上当呢?

    要知道,潼关乃是险,自己又缺乏攻城的利器,除却强攻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若是强行攻城,不仅会令兵马损失过大,显不出自己的才干,还会让马应元以逸待劳,到时指望他再上当犯错,只怕会十分困难。

    思来想去,陈奇瑜觉得,若是能够利用一些方法将马应元给从潼关之中引诱出来,在野战中战而胜之,这才能够发挥己方的长处。不过马应元又不是个傻子,他本就非常狡猾,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关隘的险,与自己进行野战的。想要调动他,只怕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况且一般来,守城的一方会主动放弃城池的地利,出城与进攻方野战的,要不就是对于自己有着极大的信心,认为自己的兵马根本不虚进攻方;要不就是窥得了一定的战机,觉得能从这战机之中取胜。

    陈奇瑜首先就不觉得马应元会认为他的人马能比官兵的厉害,所以指望他主动出城与自己野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也就没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去思考。因此自己想要让马应元放弃潼关险,那就只有想办法把他从城中引出来了。不过要想引这么一只老狐狸,放弃自己安全的巢穴,跑出来去捕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毕竟这只狐狸其实不缺吃的,也很清楚老巢外边的危险。陈奇瑜跟几个总兵、参将等人站在沙盘前,不断地推演着。

    诱敌深入这种计策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成功的,首先肯定是需要让敌人从自己这里占得一定的便宜,让他觉得自己不过如此,就算是一对一真刀真枪地展开了打,他也完全能够打赢。只有这样,敌人首先才会放下警惕和戒备的心理,不然,敌军又不都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这么呆呆的走进你预先设好的战场?

    但更需要知道的是,想让敌人先占到一定的便宜,那白了就是己方一定需要付出一些东西——那就是接二连三的几次败仗。可吃败仗这种事情,可是很伤士气的,尤其还是要诈败,那可就更难受了,谁没事愿意干这个,真是吃饱了撑的?

    再了,诈败那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一个弄不好,就会由诈败变成了真的溃败。到那个时候,一个收拾不好,可就是要大败亏输,不定还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陈奇瑜的眼睛在沙盘上不断地徘徊着,心中却是一直在盘算着究竟该怎么去做。作为攻城的一方,要想让守城的一方觉得城外的敌军不堪一击,仅仅靠着几次攻城无果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用的。还必须得让他们觉得,就这种兵马,别眼前的这点了,便是再多来个十万八万的,也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完全不要想着能攻下城池。

    而这种活,自己带来的那两万陕西兵是干不了这个事的。当然,不是干不了,主要还是因为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们将会是自己的主要倚仗,毕竟这些兵马是有实战经验的,对付农民军他们也比较有心得。反观从川北调来的那两万兵,看上去似乎也不错,但那也是要看跟谁相比。跟潼关上的那群起义军一比较,这些兵马也算是“训练有素”,比那些人要强一些。可要是跟自己这些跟农民军血战过的兵一比,那他们可就真的是一个上,一个地下了,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因此这样一看,诱敌的任务还是要交给这支川北来的兵马了,毕竟现在纵观全军,可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兵马了。不过这也会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必定是要付出不的伤亡和代价的,自己身为一军主帅,若是这么干了,这些川北的将士们会不会认为这是自己在保存实力,让他们这些“杂牌”先上去消耗,等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了,再让人家“嫡系”上来捡便宜。

    不过当然了,作为主帅的陈奇瑜自然是有权利发布命令,让哪支兵马打头阵,哪支兵马做预备队的。可他也不能控制下边的将士们发牢骚,甚至对自己阳奉阴违吧?真到了那个时候,他自是可以用主帅的权威处置一批人,可一旦那样做了,那他必定要和这些人离心离德。就算最后能够打赢了,他的这种“消耗异己,保存实力”的名声也一定会传开了去的,那时候他的名声可就也臭了。

    陈奇瑜想打赢,想要证明自己,但同样也不想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他还年轻,还想多立一些功,好能再继续往上升。甚至他觉得只要自己能这么按部就班,再立下功劳,早晚那些阁部大臣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可若是现在名声臭了,就算能当上内阁首辅,那他以后在史书上恐怕也会被记下一笔,这可是他万万不愿意的。思考了半,陈奇瑜觉得自己还是先跟几个总兵和参将们通通气,只要他们同意,那就算下边的人有怨言,至少不管是之后的解释服,还是弹压,都会很好做。

    所幸这些个总兵参将还是很“懂事”的,特别是当陈奇瑜向他们许诺,只要此次能够攻克潼关,那么首功必定是他们几个的。得到主将的这个承诺,他们不禁喜出望外,自己带来的这些兵马是个什么样儿,他们心里比别人还清楚。原本以为只不过是敲敲边鼓,给主力壮壮声势。可现在想不到,主将竟然愿意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这些人,而且竟然还愿意给自己算首功,这可真的太叫他们喜出望外了。

    至于可能造成的大量士兵的死伤,甚至还会发生大面积的溃逃,那又算得了什么?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损失的兵马也会由朝廷负责补充,到时候不定还可以再从中克扣一笔抚恤,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就在这么皆大欢喜之中,陈奇瑜跟那些总兵、参将们各自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而这些饶目的陈奇瑜也很清楚,不过他也无法去改变。有道是“慈不掌兵”,这两万人其实在许多饶心中,早就已经被看成是炮灰了,他们的作用跟使命,在抽调时就已经被决定好了,因此为了最后的胜利,陈奇瑜也只能这么去做了。

    之后的几时间里,陈奇瑜的计划进行地十分顺利,马应元到这时候都还不知道原来在陕北围剿他们的孙传庭手下的兵马也已经到了潼关,而且还是由陈奇瑜带领的。直到这个时候,他都一直认为关外的兵马全都是四川兵。至于帅旗上那个“陈”字,已经完全被他忽略了,也或者是他一开始就没往陈奇瑜的身上去想。

    双方的攻防战打得你来我往,不过终究是马应元占有地利之便,再加上跟着他从陕北突出来的那几千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们做支柱,潼关愣是被他们防守的滴水不漏。前几日里官兵甚至连城墙都没爬上过几次,反而损失了数千兵马。

    一直到了四后,范景文派人从西安运来的火炮终于抵达了潼关城下。陈奇瑜觉得做戏要做全套,马应元若是看到自己拥有着火炮都没能攻下潼关,心里只怕会更加骄傲。而且看到火炮的威力,他必定也会十分动心,不定还会提前出关与自己野战。

    于是这十余门火炮在潼关下一字排开,向潼关进行了猛烈的轰击。那些川北的兵马经过这几的进攻,除去丢下一地的尸首外,一无所获。他们的士气原本已经是十分低落,可这会儿看到火炮发威,又被鼓舞了一阵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嘶喊着冲了上去。

    马应元一开始确实被火炮打得有些懵,他之前在陕北,哪里见识过这种东西?别看孙传庭是领着整个陕西的兵马在围剿他们,可也确实没用过这玩意儿啊!这炮弹的威力,那可比弓弩跟投石机要大得多了。

    不过好在马应元也是个能沉得住气的隐忍之辈,见到官兵炮火凶猛,他及时地将自己的兵马从城头上撤了下去。等炮火结束,官兵呐喊着冲上来后,他也亲自拎着大刀带人冲了上去,与官兵进行搏斗厮杀。终于经过了半的乱战,马应元总算是将官兵给打退了。他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边恶狠狠地盯着城外数百步开外的那些火炮看。那眼光之中,虽然凶狠,却更充满了贪婪,他心里此时只想把那些火炮全部弄到手,这样以后在义军之中,他就会有更强的底气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