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r(); 来。
同样的花,到了姑母手中,仿佛有了别样含义。谢文惊奇,问道“姑母看花,看到了什么?”
谢漪看着梅花,笑道“看到了一腔牵肠挂肚。”
第117章
雪势骤猛,飘飘扬扬地落下,瓦上积了白雪,厚厚的一层,屋檐都仿佛低了。
谢文一时竟察觉不过来谢相话中之缠绵,他总觉何处不对,却又说不上来。谢漪已取了一白瓷瓶来,将花插入,红梅映白瓷,愈加娇嫩。
白瓷瓶就摆在案上。谢漪以笔蘸墨,续又伏案。她的赋将成了,又添数字,便搁笔墨。
谢文还想着姑母方才那句牵肠挂肚是何意?
谢漪晾了晾竹简,而后卷起,收到一丝绸所制的袋中。袋子做得恰好容得下一卷竹简,不大不小,正相宜。谢漪装好了,见谢文正发愣,便与他温和道“这枝梅便转赠与我罢。家中也有几树梅花,这两日也将开了,你若想要,来折几枝去。”
谢文忙道“恐怕不妥。”
姑母要他什么物件,他只有双手奉上的,哪有不愿的道理。可这枝梅到底是陛下所赐,倘若转赠,难免不敬,若为人所知,少不得一场风波。
“无妨。”谢漪轻描淡写道,将袋子交与他,“陛下赠你梅花,你若无回赠,未免无礼,这是我才做成的赋,你送去未央宫,便充作回礼。”
谢文更茫然了“可姑母的字迹陛下是识得的,如何充作我的回礼?”
谢漪不答,摆摆手,笑道“去。”
满腔茫然,满腹疑问。谢文出了相府,总觉哪里不对。雪还在下,仆役奉上蓑衣斗笠,谢文穿戴齐整,翻身上马,往未央宫去。
路上遇见宗正卿与廷尉的车驾。见了他,停了停车,与他招呼“君子快马,欲往何处去?”
谢文见他二人,也不敢拿大,勒住了缰绳,与二人拱手为礼“小子欲入宫,二位尊长将往何处?”
宗正卿笑呵呵道“天色尚早,我与廷尉欲出城观雪,汾阴侯才出了宫,为何又往宫中去?”
谢文一阵支吾,竟不知如何作答。李闻眼尖,看到那装了竹简的袋子了,问道“这是何物?”
他发了问,使谢文好答了些,他含糊道“陛下有梅相赠,这是新作的赋,送入宫中,以作回礼。”
的确是新作的赋,也的确是回礼,二者皆不假,只是这赋不是他做的罢了。谢文很不自在,可因谢漪说的充做回礼,又不好说实话。
他的不自在,落在宗正与廷尉眼中,便是害羞了。
宗正笑着捋须,连连点头,大是欣慰道“好啊,不想君子善鏖战,亦长于文采,果真少年英雄。快去快去,莫使陛下久候。”
谢文奇怪,他做什么这般高兴,倒似不怀好意,正想试探两句,宗正却已催促御者挥鞭而去。
雪地路滑,车马行得不快。这时去城外其实有些仓促。可兴致到了,便也管不得仓促不仓促,只愿乘兴而去尽兴而归罢了。
路上又遇上了这样一件好事,宗正红光满面,笑意自得。他自顾着高兴了许久,忽然想到廷尉怎这般安静,不知打哪儿摸了把羽扇出来,顶顶李闻的胳膊,道“怎么了?”
李闻拨开他那扇子,兀自不语。
宗正一想,笑呵呵道“公因何烦扰?”又劝他,“汾阴侯有何不好?你可不能因与丞相相争,便迁怒到小辈身上。陛下难得看上一人,赶紧撮合也就是了。”
陛下当真谁都看不上,弄得国之储贰,再来一回梁集乱政,才叫麻烦。
李闻都烦他了,扣了扣车门,御者闻声,将车停了下来。李闻冷道“君自去观雪,我便不奉陪了。”
宗正正说得兴起,见李闻这模样,急道“怎地怎地就生气了。”
李闻已推门出去了,宗正忙追出去,连声道“廷尉留步。”
李闻径直登车,令御者驾车离去。
这世道,真是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透。宗正卿叹了口气,独自一人,观雪也无趣,便也下令打道回府。只是廷尉这模样,往后还是不要与他提陛下的婚事了,平日玩笑也就罢了,当真开罪了他,倒不好收拾。
谢文拜别了二人,想了一路,直到入了宫,方醒悟过来,这哪里是他的回礼,分明是姑母的,陛下的梅花也不是赠他的,不过是借他之手转赠姑母。
怪模怪样的,为何不明说,累得他想了一路。
未央宫在大雪中越发古朴苍劲。谢文是新贵,如今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入了宫便有宦官为他引路。
刘藻散了宴,忽起了兴致,去看诸国进上的贡品。
酒素来是风雅之物,故而贡品之中,常不乏美酒。胡敖正在一旁介绍得滔滔不绝“这酒是大宛国所进,色泽暗红,酒香醇郁,有葡萄之甘甜。随酒还献上了一樽酒杯,名作夜光杯,碧玉所制,其绿如翠,杯薄如纸,倾酒入杯,明亮似镜,酒液醇滑,如太液池中吹皱的一池春水,风雅无边。”
他这边说着,掌内库的官员已寻出夜光杯捧到刘藻跟前。刘藻接过,看了看,果真色泽剔透,光滑如水,若在夜间观之,必华美无双。她又令取了葡萄酒来与她看。
葡萄酒看似分作了七瓮,实则瓮小如壶,左不过七壶而已。
刘藻开了一瓮,凑近了闻,酒香扑鼻而来,闻之欲醉,果真琼浆玉液。有宦官奉上一耳杯,刘藻斟了一杯,喝一口,凉的。
口感醇滑,其味醇厚,回有余甘。刘藻觉得好喝,又遗憾可惜是凉的,不知可否温过再饮,冬日饮凉酒,终归有寒气,恐不利保养。
她刚惋惜过,腹间缓缓地生出一股热意。不似饮下烈酒后的燥热猛烈,这股热意便如温水浸润,像是微微漾开的波纹一般,自腹间传至全身,带起一阵懒意,甚是舒适。
刘藻不由退坐在榻上,舒展了手脚,低首看了看酒杯。
执掌内库的官员,上前道“大宛国来使与臣细说过此酒,大宛王知中原重养生。此酒酒意温厚,且有保养之效,因酿造工艺繁复,一年仅得七瓮,全数送来长安,祝愿圣人万年,青春永葆。”
刘藻对青春二字特别敏感,她问道“此酒何名?”
官员答“酒名长相思。是供职大宛宫廷的一名汉人所取。”
谢文便是这时到的。
男子,尤其是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男儿,岂有不爱酒的。边关苦寒,以酒暖身,谢文看上去俊秀文质,实则在边关几年下来,酷爱饮酒。
他闻着酒味便知必是美酒,行过了礼,问道“陛下可是在品酒。”
刘藻在他一进来,便留意到他手中之物,随口应了一声,问道“你手中是何物?”
谢文想通后也不觉如何,不过是圣上与姑母支使他跑一回腿,做一回传信人罢了。他奉上竹简,道
同样的花,到了姑母手中,仿佛有了别样含义。谢文惊奇,问道“姑母看花,看到了什么?”
谢漪看着梅花,笑道“看到了一腔牵肠挂肚。”
第117章
雪势骤猛,飘飘扬扬地落下,瓦上积了白雪,厚厚的一层,屋檐都仿佛低了。
谢文一时竟察觉不过来谢相话中之缠绵,他总觉何处不对,却又说不上来。谢漪已取了一白瓷瓶来,将花插入,红梅映白瓷,愈加娇嫩。
白瓷瓶就摆在案上。谢漪以笔蘸墨,续又伏案。她的赋将成了,又添数字,便搁笔墨。
谢文还想着姑母方才那句牵肠挂肚是何意?
谢漪晾了晾竹简,而后卷起,收到一丝绸所制的袋中。袋子做得恰好容得下一卷竹简,不大不小,正相宜。谢漪装好了,见谢文正发愣,便与他温和道“这枝梅便转赠与我罢。家中也有几树梅花,这两日也将开了,你若想要,来折几枝去。”
谢文忙道“恐怕不妥。”
姑母要他什么物件,他只有双手奉上的,哪有不愿的道理。可这枝梅到底是陛下所赐,倘若转赠,难免不敬,若为人所知,少不得一场风波。
“无妨。”谢漪轻描淡写道,将袋子交与他,“陛下赠你梅花,你若无回赠,未免无礼,这是我才做成的赋,你送去未央宫,便充作回礼。”
谢文更茫然了“可姑母的字迹陛下是识得的,如何充作我的回礼?”
谢漪不答,摆摆手,笑道“去。”
满腔茫然,满腹疑问。谢文出了相府,总觉哪里不对。雪还在下,仆役奉上蓑衣斗笠,谢文穿戴齐整,翻身上马,往未央宫去。
路上遇见宗正卿与廷尉的车驾。见了他,停了停车,与他招呼“君子快马,欲往何处去?”
谢文见他二人,也不敢拿大,勒住了缰绳,与二人拱手为礼“小子欲入宫,二位尊长将往何处?”
宗正卿笑呵呵道“天色尚早,我与廷尉欲出城观雪,汾阴侯才出了宫,为何又往宫中去?”
谢文一阵支吾,竟不知如何作答。李闻眼尖,看到那装了竹简的袋子了,问道“这是何物?”
他发了问,使谢文好答了些,他含糊道“陛下有梅相赠,这是新作的赋,送入宫中,以作回礼。”
的确是新作的赋,也的确是回礼,二者皆不假,只是这赋不是他做的罢了。谢文很不自在,可因谢漪说的充做回礼,又不好说实话。
他的不自在,落在宗正与廷尉眼中,便是害羞了。
宗正笑着捋须,连连点头,大是欣慰道“好啊,不想君子善鏖战,亦长于文采,果真少年英雄。快去快去,莫使陛下久候。”
谢文奇怪,他做什么这般高兴,倒似不怀好意,正想试探两句,宗正却已催促御者挥鞭而去。
雪地路滑,车马行得不快。这时去城外其实有些仓促。可兴致到了,便也管不得仓促不仓促,只愿乘兴而去尽兴而归罢了。
路上又遇上了这样一件好事,宗正红光满面,笑意自得。他自顾着高兴了许久,忽然想到廷尉怎这般安静,不知打哪儿摸了把羽扇出来,顶顶李闻的胳膊,道“怎么了?”
李闻拨开他那扇子,兀自不语。
宗正一想,笑呵呵道“公因何烦扰?”又劝他,“汾阴侯有何不好?你可不能因与丞相相争,便迁怒到小辈身上。陛下难得看上一人,赶紧撮合也就是了。”
陛下当真谁都看不上,弄得国之储贰,再来一回梁集乱政,才叫麻烦。
李闻都烦他了,扣了扣车门,御者闻声,将车停了下来。李闻冷道“君自去观雪,我便不奉陪了。”
宗正正说得兴起,见李闻这模样,急道“怎地怎地就生气了。”
李闻已推门出去了,宗正忙追出去,连声道“廷尉留步。”
李闻径直登车,令御者驾车离去。
这世道,真是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透。宗正卿叹了口气,独自一人,观雪也无趣,便也下令打道回府。只是廷尉这模样,往后还是不要与他提陛下的婚事了,平日玩笑也就罢了,当真开罪了他,倒不好收拾。
谢文拜别了二人,想了一路,直到入了宫,方醒悟过来,这哪里是他的回礼,分明是姑母的,陛下的梅花也不是赠他的,不过是借他之手转赠姑母。
怪模怪样的,为何不明说,累得他想了一路。
未央宫在大雪中越发古朴苍劲。谢文是新贵,如今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入了宫便有宦官为他引路。
刘藻散了宴,忽起了兴致,去看诸国进上的贡品。
酒素来是风雅之物,故而贡品之中,常不乏美酒。胡敖正在一旁介绍得滔滔不绝“这酒是大宛国所进,色泽暗红,酒香醇郁,有葡萄之甘甜。随酒还献上了一樽酒杯,名作夜光杯,碧玉所制,其绿如翠,杯薄如纸,倾酒入杯,明亮似镜,酒液醇滑,如太液池中吹皱的一池春水,风雅无边。”
他这边说着,掌内库的官员已寻出夜光杯捧到刘藻跟前。刘藻接过,看了看,果真色泽剔透,光滑如水,若在夜间观之,必华美无双。她又令取了葡萄酒来与她看。
葡萄酒看似分作了七瓮,实则瓮小如壶,左不过七壶而已。
刘藻开了一瓮,凑近了闻,酒香扑鼻而来,闻之欲醉,果真琼浆玉液。有宦官奉上一耳杯,刘藻斟了一杯,喝一口,凉的。
口感醇滑,其味醇厚,回有余甘。刘藻觉得好喝,又遗憾可惜是凉的,不知可否温过再饮,冬日饮凉酒,终归有寒气,恐不利保养。
她刚惋惜过,腹间缓缓地生出一股热意。不似饮下烈酒后的燥热猛烈,这股热意便如温水浸润,像是微微漾开的波纹一般,自腹间传至全身,带起一阵懒意,甚是舒适。
刘藻不由退坐在榻上,舒展了手脚,低首看了看酒杯。
执掌内库的官员,上前道“大宛国来使与臣细说过此酒,大宛王知中原重养生。此酒酒意温厚,且有保养之效,因酿造工艺繁复,一年仅得七瓮,全数送来长安,祝愿圣人万年,青春永葆。”
刘藻对青春二字特别敏感,她问道“此酒何名?”
官员答“酒名长相思。是供职大宛宫廷的一名汉人所取。”
谢文便是这时到的。
男子,尤其是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男儿,岂有不爱酒的。边关苦寒,以酒暖身,谢文看上去俊秀文质,实则在边关几年下来,酷爱饮酒。
他闻着酒味便知必是美酒,行过了礼,问道“陛下可是在品酒。”
刘藻在他一进来,便留意到他手中之物,随口应了一声,问道“你手中是何物?”
谢文想通后也不觉如何,不过是圣上与姑母支使他跑一回腿,做一回传信人罢了。他奉上竹简,道